第4章 营地初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文茵,我们到了。”我打了个哈欠,车已经停在一定白色蒙古包前。杨叔叔率先下车,眼里偶尔会闪过一丝怀念。杨毅跟在杨叔叔身后,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倒是显得十分可笑。
一个身穿着地质工作服的女人从蒙古包内走出来,左手还拿着写字板,戴了副金丝框眼镜,是个鼻梁高挺的外国人。她与杨叔叔握了握手,两人之间的问候用的是俄语。下了车,我拿出手机给我妈发了条信息。杨叔叔带着那个女人走到我面前,将一本相册递给我。我翻看了一眼,照片全是卸载泛黄纸上的蒙古文。
“这些照片是偷拍得来的吧!”我将相册还给那个女人,“皇族下葬,战马将地踏平,再种上草木,担负神圣使命的圣子在此处守陵,直至地表不露痕迹才离开,通晓墓陵者逐一斩杀。皇族后裔,迎圣灵陀毛祭奠”
女人笑着接过相册,“卡捷琳娜~苏珊娜,是俄罗斯人。你也可以叫我邱葵,这是我的中文名字。刚才给你看的是《蒙古秘史》这本书的原始照片,为了测验你是否能胜任。不过这个照片不是偷拍来的,你们累了一天,先去休息一下吧!等下陆先生到了,我再给你们讲讲详细情况。”
她招了招手,一个中国男人放下手上的探地雷达,小跑了过来。男人对我们微微一笑,“这二位就是北京来的吧!杨教授带来人的就是不一样,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叫荆天行,你们可以叫我天行哥。”男人伸出手,我看了一眼杨教授,已经跟秋葵钻进了一顶较大的蒙古包中。
“还是叫你天行哥吧!我叫秦文茵,北京医科大学的学生,就是一个普通人。”我回以笑容,好奇地指了指探地雷达,“那个仪器是做什么用的?”
荆天行看着我,突然皱起眉头,打量起我来,“你指的那个仪器叫做探地雷达,是检测地质层用的。这一次我们找圣墓,也是靠这个仪器。我可以通过接收的的电磁波推断地下介质的位置、大小、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对了,你刚才说你是医科大学的学生是吧!医科大学的学生来这儿做什么?你应该知道杨教授来这里的目的,那为什么”
“如果说她是医生,那顶多也是个帮死人看病的医生。”我还没来得及解释,杨毅冷不丁地插了一句,“法医人类学兼古文字学研究,双硕士在读生。在研究所里,或许还有用。可在这儿,也就是个拖油瓶而已。”
杨毅看了我一眼,走到图拉河边拍起了照。对于杨毅的话,我只当听不见。荆天行吹了声口哨,皱起的眉头又变成了笑脸,“看你小小年纪,没想到这么厉害。不过杨毅说的没错,在这儿会读书是没用的。地下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所以小心点吧!”
荆天行说完带着我开始参观营地,五顶白色的蒙古包中,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来回走动。我大概算了算,整个营地加上我、杨毅和杨叔叔三人,总共也不到二十人。其中,能在最大的蒙古包进出的,一双手就能数的过来。
逛了一圈,我也大概了解了一下营地的状况。以邱葵为首的一共只有十个人,而这十个人都是一家俄国人投资的煤炭跨国公司成员。其中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的男人叫虎头,是个地道的蒙古人,在这家投资公司已有十年之久,只会说蒙语。总是戴个帽子的男人,人称老四。最不爱说的一个,是个美国退役军人,叫做丹尼尔。
走了半个小时后,杨叔叔拉着我走到河边,神秘兮兮地从口袋里取出一片白色毡布。毡布上的字迹已经被泥土模糊,根本看不出字意。
“这是刚刚从地下拿出来的,你能看出什么吗?”杨叔叔的声音压得极低,时不时地看下周围。
我叹了口气,“字都看不清,怎么能看得出来是什么?”
杨毅站住一旁,瞟了一眼杨叔叔的手,“我说你是拖油瓶,你还不服气。这块毡布从纺织的方式和布料来看,应该是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的制品。爸,我说的对不对?。”
“别闹!现在不是追究这个毡布出自什么时候,而是要知道这上面的字到底在说什么?”杨叔叔一声怒吼,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二十年前,我们没有机会仔细看,才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你懂什么,给老子滚一边去。”
杨毅不服气地怒瞪了我一眼,刚想说什么,一辆吉普带起一片尘土停在我们面前。一个长相斯文的中年男人从驾驶位上下来,“这不是杨教授吗?二十年不见,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当初,我还以为你跟他们一起哈、哈、哈,不说了,不说这个了。”
“吴启云,你还没死,我怎么能死呢?”杨叔叔眉头一挑,嘴角抽搐,毡布也被收
第4章 营地初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