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拜帖朱印定乾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寸楮能通宰相门,泥金笺上印痕深。

    缺角斜封非无意,八行小字定浮沉"

    一、泥金笺上生死局

    嘉靖二十三年冬,京师风雪漫卷。吏部主事徐阶揣着拜帖候在严府角门,青缎封套上的冰纹蜡痕已凝成霜花。他记得同僚叮嘱:"严阁老府上的门房最毒辣,若见拜帖题名处未留'晚生'二字,立时撕了掷出。"

    忽然朱门微启,管家严年捏着张缺角的拜帖冷笑:"湖广巡抚好大胆子!这'鹤纹暗印'偏了半毫,当西苑是菜市口么?"话音未落,那张洒金笺已没入雪堆——原来严嵩定下规矩:凡拜帖右上角缺个三角豁口,便是"拒不见客"的暗号,这巡抚竟将豁口错剪在左下角。

    这般森严规制,恰应了《大明会典》所载:"百官往来启事,帖式各有等差。"当年张居正初入翰林,特将拜帖染作"经帙黄",边栏印满蝇头小楷的《尚书》章句,严嵩见之抚掌:"此子深谙'以文为印'之道。"

    《周礼·春官》载:"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这策命文书的形式规范,正是后世拜帖制度的滥觞。

    二、印泥朱色断前程

    万历八年春,太仆寺少卿王锡爵之子王衡赴考,其拜帖却惹出祸端。那洒金笺上"世侄"二字用朱砂书写,盖着方田黄石"克勤堂"印。礼部尚书申时行见到拜帖,当即掷于火盆:"《士相见礼》有云,晚辈谒尊长当用墨书。朱笔题名,是要效仿帝王朱批么?"

    原来拜帖用印大有乾坤:三品以上方可用狮钮铜印,五品限龟钮石章,士子则只能用木章。王衡这方田黄印虽名贵,却犯了"僭越材质"的大忌。正如《万历野获编》所记:"嘉靖间有御史用鸡血石印拜帖,竟遭科道弹劾'心怀叵测'。"

    白居易《轻肥》讽曰:"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这朱紫之色,在拜帖上化作吃人的礼法枷锁。

    三、八行笺里藏刀兵

    天

第4章 拜帖朱印定乾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