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崇祯,我有一个985大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朕,有一座985高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询问朝中官员,京城中饥民数量?

    朝中的这些官员们,说的话大部分都是狗屁,相信他们的话,只能吊死在煤山。

    对于现在的崇祯来说,必须先建立一支能够被自己绝对掌控的军队,不然,保卫京城,避免煤山上吊的事情就成了一句空话。

    事关以后安危大事,必须亲自来。

    “皇爷,最近积攒下来的那些奏疏条陈,司礼监已经处理的差不多!”

    跟在朱由检身后的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说道。

    自从朱由检醒来之后,王承恩就觉得朱由检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以往,只要朱由检有时间,就会扑在政事上,恨不得一天有十三个时辰一样。

    可醒过来之后的朱由检,不仅没有处理任何政事,甚至还对那些奏疏条陈视而不见。

    这让熟悉朱由检的王承恩多了不少生疏感。

    崇祯皇帝朱由检回过头来看了一眼王承恩,自顾自的往前走,同时冷声说道:“处理那些东西有什么用?难道说,把那些东西全都处理完了,朝廷就能转危为安?朝廷最后的精锐已经全军覆没,不想想后面该怎么办,就算把那些奏疏处理出花来,又有什么用?”

    不到四个月就亡国了,哪里还有心情处理这些东西?

    雪还在下,崇祯沉默了下来,带着王承恩以及这几个忠心的太监,在京城七拐八拐。

    明末的京城是出了名的脏乱差,还好现在是冬天,加上积雪的掩盖,也能好看一些。

    出了皇城,崇祯直奔正阳门。

    正阳门内,是京城内城。

    出了正阳门,来到了外城。

    内城已经破败了,可和外城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入眼之处,到处都是窝棚,地上污水横流。

    寒冬都掩盖不住空气中的那股难闻味道。

    道路上看不到干净的雪,不用想,肯定是被居住在这里的人,全都铲了去烧水了。

    内城的供水系统都将近崩溃,别说是外城了。

    停在道路边上,朱由检身后的侍卫将朱由检保护在里面,警惕的看着四周。

    饥从腹中起,恶向胆边生。

    为了活下去,永远都不要小瞧人性。

    朱由检长出一口气,接着往前。

    王承恩看着四周,小心翼翼的说道:“皇爷,最近这几年,京畿之地备受战乱以及灾荒,附近的百姓全都涌进了京城。

    五城兵马司人手有限,只能管到内城,至于外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现在的外城,已经变成了四不管之地,饥民全都涌进了这里。

    前几年,朝廷还能布施热粥,可近几年,粮食紧缺,也就......”

    “国事艰难,倒是可怜了这些百姓。”

    朱由检长叹一声,接着往前。

    越往深处走,环境越差。

    道路边上,甚至还能看到被冻的发青的尸体。

    眼冒绿光的野狗啃噬着这些尸体,甚至都不害怕崇祯等人。

    显然,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了常事。

    “滚开,都给老子滚开!”

    一道呼喝声响起,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从北边过来。

    为首的是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大汉,这大汉穿着棉袄,手中挥舞着马鞭。

    在他的身后,是几辆平板大车,上面摆放的全都是装的满满当当的麻袋,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几十个身强力壮的护卫手持棍棒,走在平板大车的周围。

    大量的饥民围在队伍的周边,在乞讨着,说着一些“贵人大发慈悲的话”。

    这些饥民衣着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甚至还能看到半大的孩子,被冻的鼻涕横流,脸色发青,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

    可是这些身强力壮的护卫,根本不会理会这些饥民,手中的棍棒不停的朝着这些饥民抽打过去。

    一些饥民来不及躲避,被棍棒抽中。

    瘦弱的他们如何能承受的住如此抽打?被抽中的饥民,纷纷摔倒在地,哀嚎不已。

    更有一些被打的倒在地上,失去了呼吸。

    在这些护卫的棍棒敲打之下,饥民们纷纷后退,眼睛中满是恐惧。

    失去父母的孩子跪在父母的尸体前痛哭,失去儿子的老人趴在地上不知所措......

    悲哭声不绝于耳,此乃人间惨事。

    反观这些护卫,却个个趾高气扬,为首骑着马匹的那人,竟然还得意洋洋的朝着这些饥民吐着唾沫。

    手中的马鞭抽打的啪啪作响,每一次,都能在饥民的身上留下血印子。

    在缺医少药的现在,这些伤口,很有可能让饥民们撑不过这个冬天。

    朱由检紧紧的握住了拳头,双眼猩红,脸上的愤怒几乎化成了实质。

    “陛下,根据这支队伍的队旗来看,这是嘉定伯的队伍!”站在朱由检身旁的王承恩,一脸犹豫,踯躅万分。

    王承恩是谁?是崇祯上吊的时候,唯一陪在崇祯身边的太监。

    他对崇祯的忠诚毋庸置疑,虽然这是嘉定伯的人,虽然嘉定伯是崇祯的老丈人,可此时此刻,王承恩还是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

第2章 朕,有一座985高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