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3章 不同人才,不同考核项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对每一项考试进行评分制,满分一百分。”

    “等最后所有科目考试结束之后,再对考生的成绩进行人才选拔。”

    “这样一来,就可以真正的让每一位考生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能够让我们不遗漏每一位有天赋的人。”

    朱桢所说的这一切,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虽然说大体还是采取科举制度的政策,但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教育的确与往常有很大的不同。

    想要执行这样的新政策,不仅需要让学生们适应,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有着非常巨大的考验。

    在场的所有人,曾经都参加过科举考试。

    所以他们非常清楚朱桢刚才提出的这个方案与现在的制度究竟有多么的不同。

    “王爷,可以说说为什么要设立这些考试科目吗?”

    就在大家沉思的时候,终于有人提出了疑问。

    朱桢立刻向大家解释。

    “算术、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地理是搞科研的基础学科。”

    “只有将这几个学科掌握,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科研。”

    “文化、政治和历史可以从更多方面去考验想要当官治国的人。”

    “而且考生不必每一科都需要考试,他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日后的发展规划进行学科选择即可。”

    朱桢所提供的这个办法,的确更符合科学的规划与安排。

    毕竟每一个人所擅长的领域都不同。

    每一个人的天赋也不一样。

    只有尽可能的去发掘每一个人不同的优点,才能够尽可能的找到人才。

    这样的安排,让众人听了之后都觉得眼前一亮。

    现有的科举制度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不过是一味的选拔能够当官的人才,完全没有考虑到更全面的可能性。

    虽然还不知道朱桢这个办法是否能够行得通。

    但大家都觉得可以一试。

    “武昌现在确实很缺科研人员。”

    “如果这样的选拔制度真的能成,说不定可以解决人员空缺的问题。”

    其中一个人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瞬间就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

    不管是科学院还是医学院,自打成立以来一直都在寻找合适的人才。

    甚至还从应天府那边调过来不少。

    可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满足用人需求。

    就算整个大明拥有众多的读书人,但他们在科研这一块几乎是零基础。

    在场所有人几乎都生活在武昌及其周边地区。

    他们自然希望武昌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只有这样,他们也会是受益人。

    所以大家很快就一致通过了朱桢的提议。

    不过在此之后,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讨。

    “科举考试的项目已经确定,我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一起来商讨一下教材的内容。”

    “而且咱们还要如何来确保考试的难度,保证最后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达到要求。”

    由于是新改革,所以最难的时候往往是具体的实施。

    而且对于每一个学科而言,究竟要教哪些东西也是需要斟酌的点。

    在接下来的几个时辰。

    朱桢与众多读书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第733章 不同人才,不同考核项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