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点亮长安城108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推广高产粮种,顾尘纳妾云都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月初六。

    万年县,东市。

    一处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站着十多名衙役胥吏。

    为首之人,正是万年县尉司马玄景。

    高台之下,聚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此刻,司马玄景朗声道:“诸位,你们可曾听说顾明府种植出高亩产土豆之事?”

    闻言,台下众人纷纷附和。

    他们当然听说了!

    前日,顾明府种植出亩产61石的高产作物,被陛下封为万年县候。

    此事传的沸沸扬扬。

    他们都在询问哪里能买到土豆苗呢!

    亩产61石的高产作物,谁不想要?

    贞观四年的关中,风调雨顺,粮食高产。

    他们种植的栗米,也就是小米,亩产能够达到两石。

    一年两季,就是四石。

    可和顾明府名下的土豆一比,简直云米之别!

    顾明府一亩地,抵得上他们30亩地!

    司马玄景见众人已经听说土豆之事,笑着道:“今日,本县尉奉顾明府之命,将土豆种子、红薯种子、新品种稻子、新品种栗米这些高产种子,卖于你等!”

    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哗然。

    “什么?顾明府竟然愿意将这些高产种子卖于我等?”

    “顾明府真是爱民如子啊!”

    “这红薯、新品种稻子、新品种栗米,又是什么?”

    “司马县尉,这高产粮种,售价几何?”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各个兴奋无比。

    大唐实行均田制。

    每名年满二十岁的成年男丁,可以分到100亩地。

    其中,20亩是永业田,80亩是口分田。

    朝廷的赋税制度,是每年交纳栗米2石。

    今年风调雨顺,100亩地,可以收获200石。

    交完赋税后,还剩下198石谷子。

    谷子去皮后,剩下约128石小米。

    最新粮价是斗米4文钱,即每石粮食33文钱。

    128石小米,即4224文钱。

    理论上来说,每年能赚4贯!

    当然,赚4贯钱也是有前提的。

    第一个前提是风调雨顺,不碰到旱灾水灾。

    第二个前提是尚且拥有100亩地,没有卖田。

    第三个前提是愿意辛勤劳作,每年种植100亩地。

    百姓们都清楚,如果种植土豆等高产作物,每年交完赋税后,岂不是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高台之上。

    司马玄景继续说道:“新品种水稻,亩产9石至10石。

    新品种栗米,亩产6石至7石。

    新品种小麦,亩产7石至9石。

    玉米,亩产9石至10石左右。

    红薯,亩产47石至56石左右。”

    听到这话,现场传来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接下来,司马玄景将稻种、土豆、玉米、红薯、栗米种、麦种,全部搬到高台上,给众人展示。

    百姓们见过稻种、栗米种、麦种,不过土豆、玉米、红薯的样子,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展示完毕后。

    司马玄景又派人将农药和化肥,搬至高台。

    他缓缓开口道:“诸位,顾明府的田地,之所以高产,除了粮种高产外,还使用了化肥和农药。

    化肥是一种特殊的肥料,能够让田地更加肥沃,比你们现在用的人畜粪尿和草木灰更好。

    农药是一种防虫及调节农作物生产的药剂。

    总而言之。

    一亩地想要高产,需要高产粮种、农药、化肥、足够的水源。

    即日起,你们可以前往东市、西市的顾氏农药化肥铺,进行购买。

    店铺的伙计,会教你们农药化肥的使用方法。”

    闻言,在场众人纷纷点头。

    司马玄景这番话通俗易懂。

    他们很快便明白了农药和化肥的基本特点。

    最后,司马玄景说道:“由于目前高产粮种有限,长安城每名成年男丁,只允许购买1亩稻种、1亩土豆种子、1亩红薯种子、1亩玉米种子、1亩栗米种子、1亩小麦种子。

    想要购买粮种,可以前往东市、西市的顾氏粮店,凭借你们的长安户籍进行购买。

    你们放心,这些高产粮种,售价不高,人人买得起。”

    听到这话。

    在场众人微微有些失望。

    不过很快,笑容重新回到他们脸上。

    一亩粮种也好啊!

    水稻、土豆、红薯、玉米、栗米、小麦,这就已经六亩地了!

    明年这几亩地收获后,他们就能自己进行育种。

    

第23章 推广高产粮种,顾尘纳妾云都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