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点亮长安城108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十万突厥奴,工业正式腾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4月初。

    雍州,蓝田县。

    一名身体强壮的突厥男子,正在矿石开采铁矿石。

    他叫同罗毕,是东突厥同罗部落的一名勇士。

    东突厥灭亡后,他便跟在十万突厥降卒里,一路往长安进发。

    据他所知,降唐的酋长、首领,很多都被大唐封了官职。

    许多突厥贵族,更是举家搬迁至长安,享受富贵生活。

    而他们这些突厥降卒,则沦为突厥奴,负责采矿挖矿。

    当然,凡事都有转机。

    只要在雍州采矿三年,就能被赋予雍州户籍,并且分发田地。

    这让同罗毕对未来,产生了一丝向往。

    雍州,是隋朝的京兆郡。

    雍州,是唐朝的京畿属地。

    眼下他挖矿所在的蓝田县,距离京师长安,只有100里的路程。

    挖矿三年,得到雍州户籍。

    这在同罗毕看来,非常划算。

    去年突厥为什么要进犯河西?

    还不是因为天气太过于寒冷,牛羊被冻死,各个部落饥不饱腹。

    如果能够填饱肚子,谁愿意去烧杀抢掠,与强悍的大唐帝国交锋?

    采矿三年而已。

    熬一熬就过去了。

    长安不愧是大唐国都,这里气候宜人,非常舒适,远不是突厥部落那种苦寒之地可比。

    另外,印象中的吃糠咽菜,并不存在。

    一天下来,能够吃两顿饭,和大唐普通百姓无异!

    此刻,同罗毕的心情非常不错。

    三年!

    只要勤勤恳恳采矿三年,就能成为大唐雍州人士!

    这下,今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

    另一边。

    顾尘一直在处理这10万突厥矿工的安置问题。

    这些矿工,已经被他分流。

    3万人,前往长安城100里外的蓝田县,开采铁矿、锰矿等黑色金属,以及铜矿、钼矿、铅矿、锌矿、钨矿等有色金属,还有石灰岩、建筑沙等非金属资源。

    2万人,前往长安城500里外的庆州,开采石油。

    2万人,前往长安城60里外的咸阳县,开采煤矿。

    1万人,负责将开采出的矿产,运送至通济坊、通善坊、青龙坊。

    1万人,负责开采木料,以及其他相应原材料。

    1万人,修水泥路、搬运地下管道、搬运电线杆等等。

    有了这10万名突厥矿工。

    原先顾尘雇佣的长安百姓,不需要再开采矿石,只需要为突厥矿工运送食物和水。

    虽然不需要给突厥降卒工钱,但是每天的饮食开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10万人,每人每天吃2斤米,一天就是20万斤米。

    大唐一斗米是12.5斤,一斗米4文钱。

    按照一贯钱买250斗米来算,他们每天都需要耗费64贯钱。

    一年下来,粮食总计开支23360贯。

    好在顾尘有年收入146万贯的造纸厂,不然肯定顶不住!

    另外,这些突厥降卒在蓝田县、庆州、咸阳县挖矿,需要有士兵看管。

    万一突厥人造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一点,李世民也考虑到了。

    他派遣5000名南衙禁军中的右领军卫

第8章 十万突厥奴,工业正式腾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