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1975:岳父追了我八条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1章 我们去借几个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有痛快的答应王爱厦,是曹建川也怕自己翻车。

    这个年代人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各种社会背景的不同。

    也许会让后世的一些卖座电影在这个年代并不吃香。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这个年代据穷聊阿姨小说改编的电影,被人简称为“穷聊电影”。

    不但在湾区卖座,也在新加坡、港澳、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同样有人喜欢。

    导演或制作人只要买到穷聊阿姨的小说版权,就可以全球“卖埠”,预收定金顺利开拍。

    因此非但她的长、中篇小说,连短篇小说也被同样被人拍摄电影。

    大家都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也就在这个年代,林琴霞在1973年拍摄了穷聊阿姨的窗外一书后,到1976年的今天,一共拍了穷聊阿姨将近二十部小说改编的电影。

    差不多一年十部,就可以看出当时穷聊阿姨电影的火爆程度。

    可步入了2010年以后。

    年轻人,看她书籍改编电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太特么能哭了,十次有十次哭的。

    也太特么尴尬了。

    那些台词,那些动作,但凡脸皮薄上一些的,都能尴尬的用脚指头抠出一套三室两厅来。

    因此,为了自己不翻车,那就必须不能太标新立异,拍什么太过超前的,最好还有些贴近大家生活。

    让港区民众有代入感。

    最少说是买账的。

    这么一想。

    从1976年许氏兄弟《半斤八两》开始破港区票房的冠军后。

    此后78年的《卖身契》再次夺冠。

    接着是81年的《摩登保镖》又是冠军,而这三部则是喜剧。

    说明在搞笑,也就是生活喜剧这点上,港区民众在这点上,还是有共同性的。

    而除此之外。

    武侠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早些年李小龙的电影开创了功夫电影的高潮后。

    之后从1976年开始。

    虽说受到了许家三兄弟生活喜剧的冲击,可依旧还算辉煌。

    像什么《洪熙官》,《楚留香》,《醉拳》,《师弟出马》之类的全都属于功夫加武侠。

    同时,在后年也就是1978年,陈龙也算是熬出头了。

    凭借着醉拳,陈龙拿下了,当年港区电影票房榜的亚军,同时在多地都创下了惊人的票房成绩。

    那么自己想要拍摄的电影能大火,只要具备这三个大致的条件应该没问题。

    生活加功夫,在带着点搞笑。

    想明白这点,那么后面的就简单了。

    去摇人。

    自己只要提出要求就行。

    “走!”

    “姑爹去那?”

    曹建川笑了笑:“你要是喊我师父的话,我就说去天竺了。”

    王爱厦不明白这个梗的意思,一脸懵逼的看着曹建川。

    “摇人。”

    “摇谁?”

    “行了,别问东问西了,在不去快点的话,估计别人都下班了。”

    带着王爱厦,曹建川来到了佳艺电视台。

    下了车,看见面前的佳艺电视台。

    王爱厦问道:“姑爹,为什么你来这?”

  

第231章 我们去借几个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