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1975:岳父追了我八条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章 自己也有虎躯一震的日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他竟然从曹建川嘴里,听到他们要在阳双村开展网箱养鱼。

    曹建川笑了笑,瞎掰了一句:“以前乱看了一些古书,古书里有这方面的介绍,想着反正没事,这不就准备拿来试试。”

    姜志国沉吟了片刻。

    最终开口说道:“曹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

    “什么事,姜技术员你说就行。”

    “你看我能不能跟着你,一起学学这网箱养鱼。”

    “啥?”

    “曹同志,还有我!”郑香春也跟着说道。

    “什么?不是吧??”

    曹建川完全没想到,自己还有虎躯一震,王八之气一散,让人纳头就拜的一天。

    “曹同志,没别的意思,我们只是想跟着你学习,学习,而且我们还会鱼苗的护理和应对养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应该还可以帮上你一些小忙。”

    姜志国怕曹建川不同意连忙又解释了一句。

    “哈哈,行!行!我先前就想这么说了,还怕你们不同意来着。”

    曹建川哪里会拒绝这么好的提议。

    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其实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

    由于平常的娱乐也就那两样。

    看电影,听广播。

    因此,很多单位,厂矿,企业都会在晚上,组织其名下的员工们,进行各种培训和学习。

    学习各种先进的生产,科技技术。

    这时普遍也没有什么藏私的概念。

    都想着学好各种技术,把这些技术推广让更多的人学会,从而更好的为国家,为集体发光发热,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点在工厂尤为普遍。

    压根不像后世那样,防徒弟跟特么防贼一样,就怕自己徒弟学会,抢了自己的饭碗。

    得到了曹建川的同意。

    姜志国又连声谢了几句之后。

    他走到塑料袋前。

    把这些塑料袋围了一圈。

    打开了其中一个袋口。

    用手里的小网,从袋子里舀了一勺子的鱼苗放入了稻田。

    之后,又把袋口套住。

    接着又重复着这个动作,把其他四亩田里的塑料袋,同样围了个圈,舀了一些鱼苗放入了圈中。

    “姜技术这是?”

    王爱国好奇问道。

    姜志国先是看了一眼曹建川,发现他对此并不好奇,显然已经是知道了这么干的原因。

    心底暗暗猜测,曹建川到底看的是什么书,怎么连这些东西都知道。

    嘴里说道:“这是看鱼苗能否适应这里的环境,同时也是让袋子里的水温和田里的水温相同,避免鱼苗突然换个环境出现病变。”

    “哦!”

    这个过程比较耗时间。

    也比较无聊。

    大家看了一会儿,也就没看了,又跑去修建曹建川让他们弄的,那个小水车去了。

    其实,对于测试鱼苗对水的适应性这一步。

    在曹建川看来压根就不必要。

    这本来就是本土的鱼苗,生活的也是这个环境。

    可看着姜志国认真执行每一步的步骤,他也不好意思阻止。

    两个多小时候,见放出的鱼苗依旧活的有滋有味。

    并没有任何的不适用。

    姜志国仔细的又看了看,这才对周围闲聊的众人喊了一句。

    “没问题,可以放鱼苗了!”

    随后,大家在他的指挥下,小心的把一个个塑料袋中的鱼苗,慢慢的放进了稻田之中。

    还是先前的操作。

    姜志国并没有放了就走,而是又留下来观察了几个小时。

    一直到了天色快黑下来。

    他们才提出了告辞。

    “王支书,曹同志,下一批鱼苗估计要过几天才送来,这几天你们多留意一下田里鱼苗的情况,如果有任何问题,你们就赶紧打电话通知我们过来。”

    拖拉机一次想装那么多的东西还是有些不现实。

    同时曹建川这次买的鱼苗,是真的有些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嗯,好的,知道!”

    “谢谢姜技术和郑技术,这是一点上次打到的野猪肉做成的腊肉,你们别嫌弃。”

    曹建川说着,拿出早前准备好的,那些两三,斤重的腊肉,给了两人每人一快。

    “这个怎么好意思……”

    “收下,又不值钱,只是点心意……”

    双方客气了一阵后,他们这才把东西收下……

第45章 自己也有虎躯一震的日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