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关中赈灾,雷霆手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受李承乾影响,朝廷对关中洪灾的反应十分迅捷。

    朝廷将赈灾的政策,直接刊在邸报,下发关中各个州县。

    同时,朝廷罕见的告诫各州县的父母官,不得利用洪水大肆敛财,不得利用洪水大肆兼并土地。

    军方这边,兵部尚书侯君集亲自挂帅,领五万大军进驻关中。

    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关中道行军大总管,节制关中所有的府兵。

    魏征从御史台挑出三十名干将,有了天子令的他,杀起贪官来一点也不含糊。

    其实,此时当官的官员中,贪官并不是很多。毕竟能做官,家底都十分的丰厚。

    对他们而言,想要赚钱太简单。甚至只要说句话,多的就是人给他们送钱。

    他们犯不着为一点赈灾款,跟他们的前程过不去。

    真正贪污的,反而是下面的吏。对那些小吏来讲,升官几乎不可能。

    否则,他们也不会给官员们当小吏。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就是一些很偏远的地方,官员缺口大的时候,会从一些干吏中提拔成官员。

    老话说“官清似水、吏滑如油”,很多贪污之事都是下面的小吏做的。

    魏征杀过一批贪污的官吏后,关中父母官们人人自危。

    面对关中的洪灾,他们也变得格外主动起来。

    不少县令、县丞直接吃住在河堤上、工地上,此刻他们心里很惶恐,生怕无缘无故被魏征砍掉脑袋。

    能当官的都是人精,看看魏征杀起贪官来,什么都不管不顾的。

    甚至几位世家系的县令、郡守,因为贪污救灾款项、大肆兼并土地,直接被魏征砍了脑袋。

    随着军队、官员就位,随着大量粮食往关中输送,随着以工代赈有条不紊进行,原本惶恐不安的老百姓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更主要是朝廷发放的救灾帐篷,太及时了,不至于让他们无家可归。

    幸存下来的老人、小孩,都不要工钱主动上工地帮忙。

    一些耄耋老人,杵着拐杖在河堤上,监督自家小生们干活。

    至于蓝田书院的学子,也被李承乾派了出去。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一直都是书院的办学宗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

    派往其他郡县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他们五人一组,帮工部官员计算土方、测量河渠、记录工时等。

    蓝田书院中收了不少农民的子弟,当受灾的百姓了解情况后,他们看得无比的眼热。

    多希望生在蓝田县啊。

    那么,他们的孩子就能成为读书人!

    对很多庶民而言,子孙读书的美景只能出现在他们的梦里。

    朝廷雷霆般的赈灾手段,让关中洪灾并没有起什么乱子。

    更别提什么流民之类的,关中各州县都进行着生产自救、修缮水利、加高河堤。

    ......

    长安城西市,一品香二楼临街包厢内。

    七大世家只来了六家,太原的王氏并没有来。

    陇西李氏话事人李坤直言道:

    “不等王腾了,他那种依靠妇人被捞出来的货色,也就太原王氏宝贝他。”

    博陵崔师虹羡慕着道:“可惜啊,五姓七望最美的美人,终究还是便宜李唐皇室了。”

    卢江同咬牙切齿道

第97章 关中赈灾,雷霆手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