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兄弟内战,黄雀在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去吧,僵持下去确实损伤过大,说起来都是突厥的好男儿。”

    得到颉利可汗的允许后,执矢思力手放进嘴里,用力的吹着某种节奏。

    很快执矢思力部落的几万男儿,脱离战场后朝着侧翼跑去。

    山坡下颉利部落的调动,自然引起突利的关注。

    只可惜兵马只有十万的他,压根就什么都做不了。

    长生天啊,难道我突利可汗今天,真的要死在乌拉山?

    不甘心啊,实在太不甘心!

    大唐太子说的援军呢?

    难道本汗真的只是大唐一枚棋子?

    就在突利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突然感受到草地一阵震动起来。

    很快,远处出现的黑压压一片,像飞速移动的乌云。

    没多久,像乌云一般的骑兵,肉眼已经能看清楚他们的面目。

    天啊,是大唐的十万精骑!

    ......

    秋天的确是个收获的季节。不仅地里的庄稼可以收获了,李承乾投资的很多项目,也陆陆续续有了收获。

    首先是长安城的形象提升工程,在李承乾挥金如土下,长安城形象获得巨大的提升。

    尤其是南方的贫民窟,李承乾为每个坊建两个男女公厕,让脏臭不堪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换下来没用的砖,被李承乾大方的发给贫民窟,让他们自己动手修缮房屋与院落。

    改善最大的还是东西大街与朱雀大街,还有两条大水渠。

    尤其是东西大街,近乎两百米宽的街道两边,是各个坊的坊墙。

    坊墙被安上木制的花篮,花篮里种着美丽鲜艳的花朵。

    改造后最让文人墨客们喜欢的地方,莫过于清明渠与永安渠。

    李承乾也是不怕耗费钱财,不仅给水渠贴了大理石,还将水渠里的淤泥与杂物清理一番。

    水渠两岸也用大理石修葺过,成为文人墨客最喜欢卖弄风骚的地方。

    水渠的两边,种植有大量的花朵。红花、绿柳、圆月般的拱桥,自然引来众多才子佳人。

    长安城民众原本喜欢去的地方是曲江,而曲江在东南角,想过去得走上老半天的路。

    哪像清明渠与永安渠,几乎离家门口没多远,就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其次的收获,就是新建的几百座炼钢炉。

    炼钢炉倒是建了不少,如果真能全部开工,钢铁的产量能提升上百倍。

    问题是压根不能全部开炉炼钢,段伦有些搞不明白高明为何要如此。

    现在明摆的问题,是没有人力开采矿石,也没有人力搬运与填充矿石。

    最后的收获就是朔方城。

    耕地方面,暂时开垦出来的耕地有五十万亩。继续沿着黄河边兴修水利,还能开垦出三十万亩没有问题。

    道路方面,朔方到定襄城的道路已经修好。此条道路联接九原郡、五原郡、定襄郡,成为大唐十分重要的一条战略通道。

    李承乾在朔方种植的上千亩的土豆,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得到李承乾的密信,马周立即去朔方行宫,求见李世民。

    “说说吧,有何要紧事,特意过来见朕?”

    马周正色道:

    “陛下,天大的祥瑞。太子殿下在朔方试种的上千亩土豆田,到了收获的季节。”

    “据太子殿下预估,亩产能达到十石头!”

    李世民心中卷起惊涛骇浪,高明这娃怎么什么话都敢往外掏呢?

第4章 兄弟内战,黄雀在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