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巡视加工车间[2/2页]
若是用在军供粮草上,既丰富了将士们使用的品种,又相当顶饱,还很方便烹饪,保存的时间还挺长,非常适合行军打仗宿营携带和食用。
因此,在保证小吃店和福来饭馆的需求外,剩余的都被莫函派人以军供粮草收购了。
当然,有莫函的人坐镇,陆雯?并未在价格上吃亏,反而及时减少了库存,回笼了资金,有了这一条销售线,便可以放心连续加工了。
菌菇加工车间是比较成熟的车间了,因为开展的时间是最早的。现在的干菇、菌菇酱销售的情况都很稳定。
菌菇车间的管事,是董家村樵夫董立的媳妇秀琴嫂子。
看见陆雯?和莫函来,热情地过来打招呼。
巡查了一圈,又尝了尝新作的菌菇酱的味道,秀琴嫂子开口说,“咱这菌菇是头一等的好东西,就是酱的品种有些少了。”
陆雯?明白秀琴嫂子的意思,一种酱吃久了,也会没感觉了。
不过,陆雯?自是有应对的法子,她安慰秀琴嫂子,放心吧,等辣椒开始收获了,便可以增加新的菌菇酱品种了。
算算时间也快了。
菌菇车间的产品里,香菇粉调料非常受欢迎,不仅仅是饭馆酒楼,有钱人家里,就连寻常百姓家,也会买上一罐子,能用一段时间。
每人都觉的自己的厨艺提升了,做出来的菜肴汤品味道怎么那么鲜呢?
辣椒和番茄加工车间,因为材料还在地里,尚未收获,正好趁着这段时间,集中了人马,在另外一间厂棚里,做糯米稻花腌鱼。
稻花鱼生长是有时间限制的,非稻田养殖的鱼,做不出同样的味道,所以,陆雯?只打算做阶段性的生意。
有了糯米稻花鱼的销路,陆雯?家的鱼,除了少量的供应福来饭馆酒楼外,其他的都拿来做腌鱼了。
杨记商行的销售能力还是很强的,糯米稻花鱼的市场迅速被打开,宣传上还带着,仅此一季,错过,便要等明年了。
陆雯?家稻田里的鱼已经清的差不多了,最近,开始收购另外四户,跟着自己养殖稻花鱼的村民田里的鱼。
董老爷子和里正等四户村民,每天清晨自行用鱼篓抓鱼,由山庄派人来现场收购。
一部分由董满仓连带着其他食材,送去镇上的福来饭馆。大部分运回山庄进行处理晾晒腌制。
每天需要的量是定额的,确保送去的鱼能够及时处理。
同时,这个数量也是陆雯?心里预估的,这几家当初在稻田里养了多少尾鱼,她是知道的。要提前在水稻收割之前,将稻田里的鱼都消化完毕。
原本看着陆雯?家的稻花鱼已经开始售卖,这几户人家都有些着急和担忧。
现在,不仅能供应给镇上的饭馆,陆雯?的山庄也在收购,还都给的现钱,几户人家的心终于落定了。
看着每天拿到的银两,几户人家里都高兴的很,这是田里出产的第二份收获啊,卖给饭馆的鱼,需要给陆雯?的销售分成,也给的很痛快。
庄户人最怕的就是,鱼砸在自己手里,水稻收割之前卖不完,可怎么办呢?
现在不用愁了,只等着每天按时数钱了。
惹得村里的其他人眼热的不行,真后悔啊,不行,明年说啥也的跟着在稻田里养鱼。
第276章 巡视加工车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