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防疫防病从你我做起[1/2页]
孙氏说这是镇上有户人家预定的,过几天就要给人家送去的。今天差了点桕条,所以才上山砍去了。
陆雯?听了这话,就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不是耽误了人家的活计吗?
孙氏笑盈盈地说,不打紧的,缺的不多,一大早就上山了,应该是砍的差不多了。
还主动跟陆雯?说起,自从听完陆雯?的卫生常识课,他们村子里的人,有许多的变化呢。
你没见小娃娃们现在洗脸洗手可当紧呢;女人们也盯着不让家里人喝生水、勤沐浴;男人们上山,都用陆雯?教的过滤的办法,将河水过滤了才喝呢......
莫函坐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他知道,这都是小丫头的功劳,现在已经见了成效了。
心里满满都是骄傲,眼里满满都是宠溺。
等了约莫两炷香的功夫,孙篾匠背着一大捆桕条进了家门。
孙氏快人快语地,跟自家男人说了陆雯?的来意,还专门嘱咐着,要好好跟人家讲,这可是给咱村讲过课的大夫呢。
孙篾匠面对自家婆娘的唠叨,并未显的不耐烦,憨笑着点头应着。
陆雯?说明了自己的需求,描述了大概的形状。
孙篾匠到底是经常干这个活计的,听了陆雯?的描述和用途,就指出了关键点。
一个,装稻壳的筐,需要使用桕条编,并且将龙须草编织在其中,填缝,就可以避免了稻壳漏出的问题。
另一个,他还真没编过,不过,按照陆雯?的描述,应该是可以编出来的,材料的话,就需要用荆条。
荆条的枝比较细,比较坚韧,适合编一些小点的、精致些的筐篓。
说着,孙篾匠便从墙边码放的材料中抽出一把荆条,现场动手编起来。
只见孙篾匠双手翻飞,荆条在他的手上,听话的很。
没多久,一只有四个穴的托盘就出现了,跟陆雯?描述的很形似。
陆雯?接过来,试了试硬度,还不错;四个小|穴很匀称,深度也够,恰好能放进鸡蛋的一半。
陆雯?又给比划了一下,就说,能不能保证每个托盘像这样子垒放呢,而且不会压坏鸡蛋。
孙篾匠想了想,又动手编制了一只,将两个托盘叠放在一起。
诶,还真可以啊。
孙氏在旁边看着,惊喜的说,这样装鸡蛋可真好啊,不用担心鸡蛋会被磕碰了。
陆雯?点点头,不得不佩服孙篾匠的手艺确实厉害。
又问,能不能再多编几个穴,比如一个托盘二十个穴。
孙篾匠摇摇头,说最多十个,再多了,编制的难度会更大些,装鸡蛋成本太高了。
陆雯?问问价钱,孙篾匠也给报了很实诚的价,桕条大筐一只十文,四穴托盘一只四文,十穴托盘十文。
陆雯?了然,托盘虽然小,用的材料少多,但是考验手艺。
如果是装普通鸡蛋,确实是不划算,鸡蛋一个一文,托盘一个穴就得一文呢。
即便是,陆雯?家的鸡蛋一只两文,也削薄了利润啊。
莫函提了一句,如果是近处的话,可以回收使用。
陆雯?睁大了眼睛亮晶晶地、惊奇地看向莫函,“哇,你怎么会想到这么超前的好办法?”
第135章 防疫防病从你我做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