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解决运输难题[1/2页]
昨天给苏越为他们装鸡蛋,陆雯?想起自己还有件事儿没安排,那就是收盛装鸡蛋的篮子。
毕竟鸡蛋太容易破损了。
虽然目前每天的产蛋量并不多,但是,考虑到自家鸡棚以后的产量和销量,不管是短途还是长途运输,都对鸡蛋的容器有要求。
既要保证篮子里的鸡蛋,相互之间不能挤压,篮子还必须能够叠放,方便运输。
认真思索后,陆雯?决定还是试试前世的两种做法。
一个方法是比较粗放的,一只大一点的筐子,但是要带个盖子。
放鸡蛋时,一层鸡蛋一层稻壳。
优势是,可以利用稻壳隔离鸡蛋与鸡蛋之间,鸡蛋与筐子之间碰撞。
不过,需要筐子编的很紧密,不然稻壳会漏出来。
另一个方法是,模仿前世多用的鸡蛋纸托,一个鸡蛋一个穴。
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鸡蛋因碰撞而破损。
难点是,对编制的材料和手艺,都是有更高的要求。
不足就很明显啦,人工成本高。
陆雯?不太了解当下的边框手艺究竟如何?便打算去里正家里打问打问。
里正媳妇见陆雯?手里拎着一小篮子鸡蛋上门来,高兴的很。
她可是知道,陆雯?家的鸡蛋稀罕着呢。
自家小儿子上次拿回来一只鸡蛋,说是,鸡棚里的鸡第一次产的蛋,陆雯?奖励给他的。
一看外表就跟其他鸡蛋不同,那天大儿媳给煮了,分成几份,家里每个人都尝了尝,啧啧,味道果真非常好呀。
陆雯?不知道里正媳妇心里想什么,她就是很感激里正对她家的照顾,以及对她所做的事的支持。
里正得知陆雯?的来意,便给她介绍了永和村的篾匠孙老三。
说张老三的边框手艺没的说。
陆雯?还挺奇怪,怎么手艺人都集中在了永和村呢?
里正给陆雯?答了疑,永和村是个外来村。
有一年北边闹灾荒非常的严重,很多人逃荒至此,见这里土地好,气候也好,便有部分人留了下来开荒种地。
官府也乐见其成,只要不闹事,又有人垦田种地,便准了他们迁移,集中安置在一个地方,慢慢就形成了独立的村子,繁衍至今。
这其中就有一些手艺人。
陆雯?这才了然。
得了信儿,陆雯?便约着莫函赶着牛车一起去永和村。
说起来,她家的两头牛都是劳苦功高呢,不过,陆雯?也舍得给它们喂好的饲草和空间灵泉,两头牛被喂的肌肉丰满,背毛密而有光泽。
陆雯?一路上跟莫函说着话,一边还向边儿上的山坡望去。
莫函问她怎么了?
陆雯?笑着说,“我在看哪个山坡好,适宜种果树,你觉得哪里好啊。”
莫函顿了一下,“打算种果树吗?”
“恩,看着这些树木稀少的山坡其实挺浪费的,如果能种一些能产生效益的果树,不是更好吗?
春天看花,秋天吃果,岂不美哉?”陆雯?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美滋滋的说。
莫函随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也点点头,的确是,想象一下,还真是挺美的呢。
第134章 解决运输难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