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冤家路窄[1/2页]
张木匠有些木讷,倒是他的儿子张小虎活泼些,话多点。
张小虎还热情地,带着陆雯?看他们家里的家具,说这些都是他爹自己打造的。
陆雯?和莫函仔细看了看,恩,手工确实不错。
雕花的门窗,雕花的床头,雕花的桌椅,乃至雕花的箱柜,工艺很精湛。
在他家的加工场地,陆雯?看见一个木工箱子,里面装满了斧、刨、凿、锉、墨斗什么的;
每样工具,手柄打磨得溜光水滑,便知道,主人是非常精细的对待它们的。
陆雯?跟莫函对视一眼,点点头,就这儿吧。
于是,陆雯?跟张木匠聊起,自家计划打造哪些家具。
一算下来,等于是打了全套,而且陆雯?计划用的木材,都是上好的水曲柳。
张木匠拿着笔,记录了陆雯?需要的家具种类、式样和材质,打了价,共计需要三十五两银子。
陆雯?痛快地付了定金。
张木匠说,因为她打的家具多,自己带着两个徒弟,大概需要三十天左右的时间。
陆雯?点点头,时间也正好,房子盖好后,她计划让晾一晾,火墙、壁炉全开,烘一烘,除除湿气,再往进搬的。
————————————————
没几天,县上正医堂李恒大夫,已经将陆雯?编写的宣教手册《杏林山人之不生病的智慧》印制完毕,作为尝试性售卖,第一次并未印制太多。
宣教手册通过医药商会的渠道,对外售卖。
医药商会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上市两天,印制的第一批手册就被购买一空;
特别是永康镇上,不少在医馆、作为第一批读者、聆听过手册内容的人,原本都等着买书呢,结果一上市,当天就售卖一空。
还有些根本没有抢购到,遗憾的捶胸顿足,气自己怎么没有再早点儿来呢。
张大夫和李恒大夫,以及医药商会都被此情景震惊到了。
他们没有想到,百姓们对事关自身健康的、日常卫生医疗常识如此关注。
当下的医书都是医学专著,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看的懂的,况且,医书本就流传的很少,也极少对外发售的。
百姓们也根本没有渠道,去了解这类知识。
医药商会见此状况,立马翻印了第二次。
与此同时,陆雯?编写的宣教手册第二册,《女人不生病的智慧》也已经编写完成,交由医药商会印制了。
有了第一册最后的预告,第二册根本不用宣传,早有人且等着呢。
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们,安排丫鬟天天到商会询问,第二册啥时候问世呢。
百姓家的妇人们,则是每天出来买东西,顺便到医馆打问一下。
陆雯?自己誊抄了一份,在董家村,召集了全村的女人们,吃罢晚饭,集中在学堂,给上了一课。
董家村的女人们,自从陆雯?给孙婆子的儿媳妇接生后,便是陆雯?说啥就是啥,因为她懂得多啊。
娃娃们在学堂里,听李先生讲了很多日常卫生常识,回家来,学给爹娘听,还一本正经地要求这样做,那样做的。
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前很多的坏习惯,都有害于健康啊。
第123章 冤家路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