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神奇小马达又开启啦[2/2页]
然后,屁颠屁颠地簇拥着小瑜儿,有说有笑地往学堂走去。
陆雯?做完家务,便回到房间里,做起昨晚计划好的事情。
莫函还是陪着她。
莫函很喜欢看小丫头画图,每次都让他感觉新鲜的很,惊艳的很。
先编写了曲辕五头犁、播种机和独轮乘坐式插秧机的使用说明书。
很简洁明了地描述了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还配了一张简易的指示图。
莫函看后,觉得一目了然,很清晰,也很好理解。
妥。
然后画其他几个新农具的图纸。
一个是手持式水稻收割机。
这是陆雯?参考了前世的手持式柴油收割机改造的。
不管是水稻,小麦,还是其他类似的庄稼,都可收割。一台机器抵得上10个人的镰刀收割。
造型很像是一个背挎式的割草机。
主体由一个旋转刀头和齿轮构成的,刀头上方,是由铁片焊接成的半弧形收集筐。
使用时,有一个长的宽布带斜挎在肩上,一只手握把手,再将刀头对准水稻根部;
另一只手拉动齿轮的传感带子,从而带动刀头旋转。
握着把手的手,配合刀头转动的频率,来回挥动,就可以将水稻轻松地割下来。
这时候,刀头上的收集筐,就可以把割下来的水稻,拢到一块儿,顺手就放置到一边儿,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
割完之后,再进行集中打捆,或者另一个人专门打捆。
虽说,被陆雯?改成手动拉动齿轮、带动刀头,比不上柴油带动,但是,比起弯着腰,用镰刀收割,还是要快了很多倍的。
第二个是脚踏式脱粒机。
这个就相对简单了。
当下的人打稻谷,都是手握打成捆的稻谷,摔在石头上,进行脱粒的。
而陆雯?设计的,则是脚踏式脱粒机。
全木质的,收集斗里安装一个满身木刺的小转轮,转轮由外边脚踏板带动。
用的时候,需要一个人踩脚踏板,带动转轮,另一个人将稻把放在里面转两圈,谷粒自然就脱落了。
好处是,谷粒儿基本上都收集到了仓斗里,而且比在石头上摔打,脱粒干净;比较累一点的就是踩踏板的那个人。
第三个是手摇式玉米脱粒机。
这个就更简单了。
脱玉米粒,当下的人,都是手拿两个玉米棒,相互搓碾,太费手。
陆雯?想的办法是,两层圆筒设计,外边一层长形圆筒,用木质的;
里边套一个用铁片制作的,与外圆筒匹配的活动内套筒;
套筒上边布满玉米粒大小的圆孔,便于玉米粒脱落出,前段为可变换口径的佛手行爪,用于剥落玉米粒;
并且有保护手不致误入的保护罩,便于玉米棒进入佛手行爪口;
外套筒下有固定装置的支架,内套筒末端有一摇把。
使用时,摇动把手,并将玉米从行爪处塞入,玉米粒就会从圆孔漏下来。一米芯则从另一边出去。
有点滚地龙的意思。
脱粒效率也很高效的,操作简单安全。
陆雯?边画边给莫函讲解。
莫函只觉得,陆雯?的脑袋里,就像是有一个神奇的、与众不同的神仙住在里边。
要不然,她怎么能想出这么多的好用的点子呢?
当真是太神奇了。
第120章 神奇小马达又开启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