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衮衮诸公,无一人是嘴下之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往往就是在和你谈笑风生之中,便足以取你性命。

    而更要命的。

    是范雎此人,用一句话便可以形容: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当初魏齐辱于范雎。

    而数十年后。

    已为秦相的范雎,为报此仇,直接威胁魏王,速送魏齐头颅于咸阳,否则便发得秦军而攻魏。

    可怜的魏齐,辗转逃于赵国、楚国,却未有一国敢于收留于他

    堂堂前魏相,便在如此绝望中,愤而自绝。

    范雎之性情,从此便可见一斑。

    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心胸狭窄,甚至都敢于赤裸裸的告诉天下之人。

    他秦相范雎,便是一个小人!

    可以说。

    秦国朝野上下。

    惧范雎之人,更甚于惧之秦王。

    秦王欲杀你,方得想一个合理的由头,以堂堂正正之理而杀之于你。

    但是范雎他……可不会给你讲什么道理。

    而便是如此一人……

    如今群臣才突然想起。

    似乎五大夫白淑,还是范雎唯一的关门弟子!?

    一想起这里。

    几乎是一瞬间。

    这些人汗毛直立!

    就差在自己脑门上,直接刻一个死字了!

    当下,两股战战。

    面对范雎之询问,那叫一个有苦说不出。

    战战兢兢的,说了半天,却依旧没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到了最后。

    皆是两眼泪汪汪的望向范雎,皆是战栗。

    却还是硬着头皮的解释着:“范……范相,吾等……吾等不是针对于白将军之意……”

    “只是以之……以之秦律……”

    话还没说完。

    范雎却是轻飘飘的朝着这群人一拱手:“诸位,范雎垂垂老矣,将入土之人,何必惧某于此呢?”

    越是这般说。

    那群人便是越惧。

    就差直接哭出来直接跪着说自己错了,求范雎别在说了。

    那可怜巴巴的眼神。

    像极了一群几十岁的委屈孩子。

    然而范雎,即是小人,又怎么会放过他呢?

    范雎是老了。

    但是至少有一件事,他还清楚的记得。

    当初于武安君府,他可是对老友立下了誓言。

    以后老友之女便是他范雎之女。

    既为他范雎之女。

    而这群人,欺负到他范雎女儿的头上了?

    呵呵。

    范雎脸上的笑意愈加灿烂了:“诸位,大可不必如此紧张。”

    “诸位为秦臣,便以秦律而谏之我王,又有何错呢?”

    正说着。

    只是一瞬间。

    范雎脸上的笑意却是突然消失不见。

    那阴翳的目光仿佛是一把刀子,直接的插在了那群人的心房,而整个人的语气也是瞬间随之一凝:“不过老朽却有一事不明,还请诸位为范雎解惑。”

    那群人哭丧着脸,下意识的就想要拒绝。

    但是片刻,却还是低着头:“老丞相请言……”

    “很好。”

    范雎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冷冽:“敢问诸位,韩国为何未败而献之韩地?”

    “自然……自然是惧怕我秦国之威?”

    范雎撇了撇嘴:“惧怕我秦国之威?那是自然。”

    “然而,韩国因何而惧怕我秦国之威!?”

    “因为我秦国兵盛?”

    “兵盛?”

    范雎笑了,只是那笑容却满是冰冷之色。

    不给这群人任何反应的时间,便是直接冷哼一声:“那便以尔等之言,既是惧我秦军,白淑为我秦军主将,缘何尔等却言之,白淑未有寸功!?”

    一声呵斥。

    如同晴天霹雳。

    本就是惧怕的众人,此刻面色苍白:“范相,吾等非是此意……”

    “非是此意!?”

    “那是何意!?”

    范雎骤然上前,怒目圆瞪,如同鹰鹫一般的目光直接刺于其人之上:“莫非尔等是妒忌白淑之功,故而阻之!?”

    “为秦臣,不思强我秦国,却私相结党,攻讦同僚!尔等该当何罪!?”

    “尔等惧为列国诸侯之细作乎!?”

    二话不说。

    一顿的连珠炮下去,直接几顶大帽子都扣下来了。

    那群人直接是人都傻了。

    他们不过是出言觉得白淑的封赏过甚。

    为何在范雎的嘴里,他们就成了列国的细作了!?

    这还了得。

    再让范雎说下去。

    那他们是不是就该图谋造反,诛得九族了!?

    当下。

    直接是双腿一软,直接是冷汗淋漓的匍匐在地上,哭丧着脸呼喊道:“范相……王上!方才是吾等糊涂!”

    “此战,白将军当居首功!升得爵位,并无不合之理!”

    “吾等同意!吾等同意了!”

    这群人争先恐后的。

    方才还是在反对白淑升爵。

    此刻,却是恨不得爹妈给自己多生了几张嘴一般。

    一旁。

    陆仁眯着眼睛。

    放在不远处的老友之上。

    嘴角洋溢着玩味的笑容。

    十年不出。

    如今的范雎,却还是以前的范雎,还是以前的味道。

    老狐狸人老去的只是身体,却从来不会是脑子。

    而这边。

    范雎见得瘫软在地的群臣。

    撇了撇嘴,缓缓转过头去,连正眼都不愿意看得这群人一眼。

    目光只是落在后方的白淑之上。

    见得这边自家丫头脸上洋溢着的笑容。

    年逾古稀的老秦相,却只是缓缓的眨了眨眼。

    整个直播间中,观众们便是一片的欢腾。

    “卧槽!范相牛逼!范相威武!”

    “龟龟,范相还是那个范相啊!”

    “范相!我的超人!”

    “范相:十年了,老夫离开朝堂十年了,朝堂衮衮诸公,还是无一人是老夫嘴下一合之敌!?”

    “没了武安君,你们这些渣渣也配和老夫论道?”

    “喷之一道,我愿称范相为最强!”

    “哈哈,还记得周姐第一次见得范相的时候,我还以为范相是一个妥妥的大反派呢,哪里像到有今天?现在的范相,我是越看越喜欢!”

    “看着范相喷人,真是一种享受啊。”

    而这边。

    随着一场大战结束。

    范雎云淡风轻。

    而秦王嬴子楚低头。

    也不知道为什么。

    堂堂秦王此刻嘴角却是有些抽搐。

    过了好一会儿,才是勉强恢复神色,望向殿下众卿:“诸位,于白卿升爵一事,可还有得异议?”

    一番话后。

    范雎施施然的坐于嬴子楚早已为他准备好的右侧首位。

    脸上带着和煦如同春风的笑意,回头环顾群臣。

    几乎便是在这一眼之后。

    一干大臣浑身皆是一颤。

    纷纷起身:“白将军功高卓著,臣等未有异议!”

    而嬴子楚终于是绷不住了。

    轻咳一声,嘴角终于忍不住的勾勒出一丝弧度。

    而后。

    脸上的表情,便已满是郑重:“既是如此,白淑何在!?”

    一声呼喊。

    白淑径直而出列:“微臣在!”

    说着这话的时候。

    白淑紧紧的攥着拳头。

    脸上已有澎湃之色。

    而嬴子楚,也是微微点头:“传寡人之令,五大夫白淑,领二十万军为我大秦巩、成皋之地!”

    “劳苦功高,特赐左庶长之爵!”

    白淑躬身,朗声呼喊:“微臣拜谢王恩!”

    说着这话的时候。

    白淑整个人的身体,已经是在轻轻的颤抖着。

    左庶长……

    是一个熟悉的爵位。

    因为他的父亲武安君白起,曾经也是以左庶长爵位为起点,开始正式的名满天下!

    而如今。

    白淑用的十年的时间。

    终于追上了她父亲的起点。

    依稀间。

    那伟岸的背影,仿佛便在眼前。

    紧紧的攥着拳头。

    此时此刻。

    没有人知道,白淑的内心,该是何等的澎湃。

    此情此景,直播间的观众们,都已是感慨万千。

    十年的时间。

    白淑为了心中的执念,到底是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可以说,他们这些人,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便如同武安君此前所说的那般。

    一旦选择了这条路,白淑会很苦……

    而如今,却似乎是到了苦尽甘来的日子了。

    “谁还能记得,白淑曾是周姐?曾是一个来自现代连杀鸡都不敢的主播?”

    “周姐成为了大秦的将军!如果是之前,我是怎么也不会想到……但是现在看看,却又觉得是那般的合理。”

    “是啊,周姐不能成为大秦的将军,但是武安君之女白淑,却是可以。”

    “左庶长啊……武安君出道天下之时,也正好是此爵位啊……如今的白淑也做到了!”

    “武安君见到了,应当也为白淑骄傲吧?”

    唯在白淑的身侧。

    依旧盘坐于地的陆仁抬头。

    见得白淑的模样。

    一时间,却仿佛是回到了四十余年前。

    那时候的自己,也是和白淑同样的年轻。

    初出茅庐,三十七八年征战。

    而使天下之将尽折腰!

    而面前的白淑,能做到吗?

    陆仁不知道。

    不过既然白淑踏上了这条注定没有归途的道路。

    陆仁自然希望,她走得更远,走得越远越好。

    “加油吧,白淑……”

    时秦庄襄王一年,七月。

    白淑为左更,王使淑而伐韩。

    将二十万众,韩王惧,献之成皋、巩。

    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

    淑因功,而迁为左庶长。

    很快,便又是数月。

    自白淑被授左庶长之爵位后。

    大秦国内,却是舆论而骤起。

第八十六章衮衮诸公,无一人是嘴下之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