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末昭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 迈向海洋的第一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李晔笑道:“不用任何的燃料,只要修筑盐田即可。”

    nbsp“这样啊!”杜让能虽然不解,但也没有继续询问。

    nbsp李晔接着说道:“除了盐田之外,朕还打算在流求种植甘蔗、甜菜,以及芋艿。

    nbsp此外还需要大量的渔民捕捞鱼虾,以满足百姓的需要。”

    nbsp杜让能有些疑惑的问道:“甘蔗、甜菜,这是何物?”

    nbsp芋艿、鱼虾这些还好理解,现在水旱连年,再怎么储备食物都不为过。

    nbsp但是甘蔗、甜菜是什么东西?它们能吃吗?

    nbsp李晔笑道:“是用来制糖的。”

    nbsp太宗皇帝派人从印度学习熬糖法之后,华夏的甜党就将这条羊肠小路,趟成阳光大道。

    nbsp红糖、白砂糖、冰糖的相继面世,不但满足了百姓的需求,甚至还出产到海外去。

    nbsp换而言之,丝绸之路不但有精美丝绸锦缎,还有甘甜的糖块,在清脆的驼铃声中渐行渐远。

    nbsp但这并没有改变,糖是奢侈品的事实。

    nbsp究其原因,一是甘蔗的品种虽然已经过改良,但还没有后世的高甜。

    nbsp再一个,是能种植甘蔗的地区,也是传统的丝绸产地,百姓们并不愿意改桑为蔗。

    nbsp至于甜菜的出现,完全是一个意外。

    nbsp李晔在让胡商捐书的时候,还让他们捐出中原所没有的种子。

    nbsp结果就是皇家的菜园子里,长出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东西,其中就有了红、白甜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虽然它们还不如后世高甜。但只是广泛的种植,糖产量绝不会低的。

    nbsp“糖!”杜让能当然知道这东西有多珍贵。

    nbsp市面上的红糖,和银锭是一个样子。

    nbsp这倒不是为了喜庆,而是它真的需要大价钱购买。

    nbsp白糖、冰糖更是有价无市,偶尔出现,也会被豪门富户买走,等闲不会流到市场上。

    nbsp“陛下,那个产量会有多高?”问这句话时,杜让能的呼吸已经变得急促。

    nbsp李晔笑道:“那要看流求有多少人,如果有足够的人手,数百万吨都不是难事。

    nbsp盐田也是如此,将来全大唐的船只去拉,恐怕都拉不完啊!”

    nbsp听到这话,杜让能双眉一挑道:“若是如此,不如先赦免一批犯人,将他们统统运到流求去。”

    nbsp李晔拒绝道:“不行,该砍头的一个都跑不了。”

    nbsp他的便宜祖宗李二,是拿死刑犯做过秀。

    nbsp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晔也要照方抓药。

    nbsp现在是人人思乱的时代,下面抓的又都是对抗分子。

    nbsp赦免这种人只会助长气焰,从而引起更大的混乱。

    nbsp“是!”

    nbsp看李晔拒绝了要求,杜让能多少有些惋惜。

    nbsp但他知道,李晔一直强调“犯罪成本”,自然也就不再坚持。

    nbsp李晔又说道:“其他的囚徒则可以拉过去,就是刑满也不准离开当地。

    nbsp除此之外,官府还要鼓励移民,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免费船票、免税、财政补贴等等。”

    nbsp杜让能说道:“陛下,琉球不小,可以单独成立一个郡。只是当地的官府又该如何组建?”

    nbsp李晔道:“让他们自选,犯过罪的,三世不得为官吏。从今往后,朝廷只负责监督,别的让他们自治。”

    nbsp明朝曾经占领过安南,但那些派出去的官吏,为了尽快从当地脱身,居然采取横征暴敛在内的各种残酷手段,最终逼反了安南的百姓。

    nbsp有鉴于此,李晔决定采用更高明的手段。

    nbsp“就叫流求自治区吧!”

    nbsp“是!”

    喜欢。

第371章 迈向海洋的第一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