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系统逼我做渣女(慢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将军的细作小娇妻(44)[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不杀他,君无戏言,他已下令,如何收回?

    左思右想,苍帝终于想到法子。

    他对外宣称,上天有好生之德,小和尚年幼无知,罪不至死,可灵机和尚身为他师傅,养而不教,死罪难逃,责令其替他受死。

    此令一出,原本断头刀前都面不改色的小和尚,突然一改处变不惊,毅然俯首替师傅求情,并称有法子偷改天机,换百姓一方安乐。

    苍帝对他所谓的有法子将信将疑,虽然小和尚说的“出身未捷身先死”确实准了,可谁又知道是不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不管信与不信,苍帝都是要顺水推舟的,毕竟灵机和尚也是有大能之人,举国上下无人不知,苍帝如何舍得杀掉。

    只是,这小和尚曾让苍帝颜面尽失,苍帝便想为难为难他,故意对他说,若他能徒手登上那几乎无人登顶的独悟峰,便饶了他师傅。

    独悟峰陡峭入云,非武艺高强者,根本不得登顶。

    苍帝这般为难,不过是希望那小和尚多磕几个响头。

    却不曾想,小和尚毫不迟疑便答应了,只唯一一个条件,要求自逐相国寺,从此脱离佛门。

    小和尚如此作为,自然是怕连累师门,苍帝欣然应允,并昭告了天下。

    第二日,小和尚便从皇城徒步而出,一路化缘,跋涉千山万水,去往天下最高之峰——独悟峰。

    他一路而行,沿途百姓无人不知。

    半年之后,他终于到了峰前。

    登峰那日,围观者不知几繁,有的竟还是从千里之外赶来看热闹的。

    有人劝他,不如便跟皇上求个情,免得丢了性命。

    也有人设了赌局,赌他能否活着出来。

    更有不少人讥笑他不自量力,还嘲弄他那小身板不够猛虎塞牙的。

    谁人不知,独悟峰何止陡峭,峰内丛林密布,到处都是毒蛇猛兽,行至半山腰便是皑皑白雪,酷寒难耐不说,雪松路滑,一个不慎便是粉身碎骨,若再遇风暴,那便真是死了都无人收尸。

    然而不管旁人如何说,小和尚始终不动如山,毅然决然地踏入了密林。

    这一去,便再也没出来。

    这完全在意料之中,世人也只当他死了,连苍帝也觉得之前的预言不过是碰巧准了,若他真是大能之人,如何会命丧山口。

    世人很快便忘了他,偶有想起者,也只是笑他愚蠢。

    却不曾想,过了半年,沧河突然决堤,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又过了数月,关东旱灾,饥民易子而食,震惊朝野。

    这时人们才想起那小和尚的预言,不由惊恐万分,四个预言,准了三个,那最后一个……

    苍帝这次是真的慌了,赶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太医院也出了各种药方,从防到治,全都是针对瘟疫。

    全城更是戒严,所有百姓出入城门都需先撒上石灰粉净身,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有人传来消息,说有江湖人士相邀去独悟峰决斗,恰遇暴风雪,眼看就要冻饿而死,却被一人所救。

    那人灰衣灰发,孑然一身,乍看如山精魑魅,细看却又恍如谪仙,疑似传闻中的小和尚。

    无论传言真假,苍帝都如濒死之人,赶紧抓住了这最后的救命稻草。

    他迅速昭告天下,若谁能找到那小和尚,为官者加官进爵,布衣百姓赏赐良田金银。

    一时之间,有能力的没能力的,皆趋之若鹜。

    数月之后,皇城惊现瘟疫征兆,可那小和尚依然一无所踪。

    短短三日,瘟疫横行,传染者无不高烧不退,更有体弱者不出三日便一命呜呼。

    祸不单行,边关又传来消息,玄国虎视眈眈,南朱伺机而动,西夷也有了狼子野心!

    一时间,内忧外患,苍国国基动摇,几乎无力回天。

    就在这时,有一江湖人,千里迢迢而来,带来了一片叶。

    没错,是一片叶。

    叶上什么都没有,独留了一个皇城布衣平民的住址。

    苍帝按图索骥,很快便寻到那处,找到一名老者。

    老者一家,独独没有染上瘟疫。

    细问之下才知,老者是个游方郎中,也不知怎么治瘟疫,只是按照土方,以徐长卿为主,辅以数味药材,死马当活马医,没曾想,竟误打误撞。

    苍帝如获至宝,赶紧号令下去,举国上下,熬药煎汤,短短数日便控制了疫情。

    那场瘟疫,骤然而起,又陡然而落,算算也不过短短半月,可即便现在谈起,苍国百姓依然闻之色变,足见当时惨状。

    苍帝之后才知,那千里送叶的江湖人,也是众多寻找小和尚的人之一,只是他受困独悟峰,摔断了腿,本以为要一命呜呼,却被传闻中那灰衣灰发之人救起。

    也正是此人给了他那片叶,让他回城救人。

    将那人相貌细细描述,确实是小和尚无疑。

    至此,莫说苍国,全天下人都称那小和尚乃神佛下凡,是为普度众生。

    那小和尚的法号也跟着流传下来,直至今日。

    而那独悟峰,也成了他专属之地,再无人敢随意乱闯,偶有闯入者,也会迷失在半路,最终稀里糊涂就下了山。

    “所以说,那独悟峰现在虽明面上依然是三国共管,可其实谁也不敢管,便有了这‘三管三不管一说。”

    喜儿说的口干舌燥,余小晚便递了杯水给她。

    她喝了口水,又道:“这些年,听闻偶尔也有人见过他,依然是灰衣灰发,只是样貌越发的不似真人,据说,真如九天神佛,让人只看一眼便能度化皈依。”

    喜儿说的玄乎其玄,余小晚也就当个坊间传说听听。

    小和尚必然是真有其人,或许也的确还活在那独悟峰,甚至也的确是灰衣灰发,毕竟山野之中,指不定缺了什么微量元素,灰发也不稀奇,只是他的容貌必然是夸大其词的,什么神佛?谁又见过?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喜儿说完,一脸期待地望着她,巴巴地盼着她能给个什么强烈的情绪反应。

    余小晚觉得好笑,便随意地问了句:“说了这么半天,那小和尚到底法号为何?”

    “行尘!”翠儿憋了半天,总算没忍住抢了话头。

    喜儿不甘心被抢了最重要的话,又补充道:“世人都说他,行在凡尘中,不染凡尘事,独居山林,却又心怀天下,真真儿是神衹下凡。”

    行尘?

    行在凡尘中,不染凡尘事。

    倒是个好名字。

    几人说着话,很快便到了凤凰庵前。

45.将军的细作小娇妻(44)[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