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大学教师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三三章 意外收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就沉光林的那套钓鱼竿而言,其实是实验室产品,如果折算到金钱的话,十几万都打不住。

    nbsp这才是低调的奢华。

    nbsp这样的鱼竿,别说是拿出去卖了,就是出去说,别人都不会信的,就算是黄金的也就这么贵了吧。

    nbsp中年研究员做出了碳纤维,真的很难让人相信。

    nbsp金陵化工已经存在有很多年了,它不是没有研究员的编制,相反,数量还不少,有几百人之多呢。

    nbsp但是这些人,学历是有一些,但出身名校的还真不多,能够本科毕业就已经很不错了。

    nbsp这些人,在过往也不是没有出过研究成果。

    nbsp至于专利,那是什么?

    nbsp在国内,也就长城集团重视专利,因为直到现在为止华夏甚至还没有成为《专利合作条约》的成员国呢。

    nbsp中年研究员没有想到沉教授会这么猴急,好在他早有准备,感觉自己这把终于找对人了:“我确实是用沥青短纤维制作出来的各向同性的碳纤维,参数我都测试过了,拉伸强度3500兆帕,模量是50g帕。这个拉伸强度和模量是碳纤维的基本参数,具体定义是这样的......”

    nbsp中年研究员说起这些,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nbsp“不用说什么是碳纤维,我懂。”

    nbsp沉光林对碳纤维又不陌生,当然知道这些名词定义,所谓的拉伸强度就是能够拉住更大的鱼,所谓的模量就是能够让鱼竿忍受更大的弯曲。

    nbsp钓鱼老对这些参数了解的透透的。

    nbsp沉光林默念着3500和50,就当着研究员的面,开始给自己的实验室打电话:“咱们实验室做出来的碳纤维基本数据是多少?”

    nbsp对方一听是沉教授,赶忙小心翼翼的回答:“教授,您问的是哪一种,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往往不能双高,一般都是一种高,一种低的。”

    nbsp“你就直接说最好数据!”沉光林已经有点嫌他们啰嗦了。

    nbsp“拉伸强度最高的咱们做到了8个g,模量最高做到了90g帕。”

    nbsp听了这个数据,沉光林有点失望。

    nbsp这并不算惊喜啊,跟小说里写的不一样啊。

    nbsp就这个数据,这和自己实验室的差距还是有一些的啊,不过能够低生产成本,聊胜于无吧。

    nbsp“这样,我这里有一份碳纤维材料的数据,拉伸强度是3500兆帕,横向模量是50g帕,回头你们评估一下它的应用价值,看能不能.....”

    nbsp“不可能!”电话里传来了惊呼声,“咱们实验室还没做到这种程度呢。”

    nbsp沉光林都迷湖了,“刚才你不是说8个g和90g帕吗,怎么又不可能了。”

    nbsp“拉伸强度和横向模量是有冲突的,能够同时满足这个数据的,咱们还真做不到。像您的那个鱼竿,我们就是取的高横向模量,但拉伸强度其实不太够,不过您也没钓上过什么大鱼,所以...”

    nbsp“简直胡说八道!”沉光林制止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乱说,他已经掌握信息了。

    nbsp“你叫什么名字。”沉光林开始和颜悦色的跟研究员聊其了家常,他对员工的关心还是太少了。

    nbsp中年胡子很小心的说道:“沉教授,我叫廖凡。”

    nbsp“豁,还是一位影帝呢。”

    喜欢。

第九三三章 意外收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