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喜事临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军行至扬州城郊时,天刚蒙蒙亮。姜承瑾掀开车帘,晨雾中隐约能望见熟悉的城墙轮廓,指尖下意识攥紧了发间的桃花簪——那支从亳州牢房带出来的银簪,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却依旧映着她眼底的泪光。
nbsp“快到了。”陈柏勒住马,翻身落在马车旁,伸手替她拂去肩头的晨露,“岳将军让人先去城里探查,说金军撤退时虽烧了些房屋,但大部分街巷还在。”他话没说完,姜承瑾已推开车门,脚步有些踉跄地朝着城墙方向走。陈柏急忙跟上,握住她微凉的手,“别急,等下我陪你去绣坊看看。”
nbsp进城时,街道上已有不少百姓驻足。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裳,手里捧着晒干的野菜,看到岳家军的旗帜,眼里先是怯意,随后渐渐亮起光。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递来一颗野山楂,姜承瑾蹲下身接过,指尖触到孩子冻得发红的手,心里一酸:“谢谢你呀,小妹妹。”小姑娘被她的笑逗得红了脸,躲到娘身后,只露出双亮晶晶的眼睛。
nbsp陈柏忙着和将领们清点城防,姜承瑾便独自去了绣坊街。曾经热闹的街巷如今一片萧索,不少绣坊的门楣被烧得焦黑,地上还留着断针和撕碎的绣布。她走到自家绣坊前,木门早已不见踪影,院子里的老桃树歪歪斜斜地立着,枝干上的焦痕像一道狰狞的伤疤。
nbsp姜承瑾伸手抚过桃树粗糙的树皮,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轻响。回头一看,是曾经在绣坊做过活的林阿婆,手里还提着个破旧的针线篮。“承瑾小娘子?你真的回来了!”林阿婆快步上前,抓住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掉,“自从金军占了城,我们这些绣娘要么被抓去做苦役,要么躲在破庙里苟活,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nbsp两人坐在桃树下说了许久,林阿婆才想起什么,从针线篮里掏出块叠得整齐的绣帕:“这是你以前教老身绣的桃花帕,老身一直藏着,想着等你回来还给你。”姜承瑾展开帕子,淡粉色的桃花虽有些褪色,却依旧鲜活,她眼眶一热,把帕子重新叠好递回去:“阿婆,这帕子您留着,等咱们把绣坊重新开起来,再教您绣新的花样。”
nbsp等陈柏找到她时,夕阳已染红了半边天。他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小块腊肉:“岳将军说,先让军需处给百姓们发些粮食,等安定下来,再帮大家重建房屋。”他看到姜承瑾手里的绣帕,又说,“刚才遇到几个绣娘,她们说想跟着你重新开绣坊,我已经跟军需处说了,先把街尾的空屋腾出来给你们用。”
nbsp姜承瑾咬了口馒头,清甜的麦香在嘴里散开,她忽然想起在滁州军营里,陈柏给她剥的炒花生,心里满是暖意。“那咱们明天就开始收拾屋子吧,”她抬头望着陈柏,眼里闪着光,“妾身还要在绣坊门口挂个牌子,写‘招绣娘,让大家都知道,咱们的绣坊又开起来了。”
nbsp接下来的日子里,绣坊渐渐恢复了生机。姜承瑾把陈柏送的银铃铛挂在门楣上,风一吹,清脆的声响传遍整条街巷,不少躲在破庙里的绣娘听到铃声,都寻了过来。她们带着自家藏起来的针线,有的甚至把嫁妆里的丝绸都拿了出来,绣坊里的绣绷从一张变成两张,再变成五张、十张,渐渐热闹起来。
nbsp陈柏只要得了空,就会来绣坊帮忙。他力气大,帮着劈柴挑水;手巧些的活计,比如给绣绷打磨木边,他也学得有模有样。有次姜承瑾教新招的绣娘绣桃花,陈柏在一旁看着,忽然说:“我觉得可以在桃花旁边加些麦穗,现在百姓们最盼着丰收,绣上麦穗,大家看了也高兴。”
nbsp姜承瑾眼睛一亮,当即取来丝线,在绣布上添了几枝金黄的麦
第一百二十章 喜事临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