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官仓鼠的度量衡——白居易诗中潜流规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渭河码头的秋夜,月光在浑浊的水面上碎成银鳞。漕船桅杆上挂的“天下平准”灯笼随风摇晃,照见仓曹参军王录事油亮的鼻尖。他正用象牙尺量着麻袋,尺尾雕的貔貅吞口恰好遮住最后一寸刻度。岸上苦力扛着粟米踉跄而过,暗处忽然传来琵琶声,弹的竟是《秦中吟》的调子——当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便是在这般月色下写下“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的泣血诗句。
一、斜斗里的乾坤
天宝七载,洛阳含嘉仓。新科进士白居易跟着仓监查库,见官斗内壁竟被凿出三寸斜坡。老仓吏醉醺醺哼着俚曲:“斗儿斜,米儿滑,官仓老鼠腰围阔……”白进士较真,取《九章算术》校核,发现这“斜斗”每斛能多刮两升碎米。仓监却笑道:“乐天啊,这叫作‘鼠口余粮,没这点甜头,谁替圣人守这苦仓?”
二十年后,白居易在《论和籴状》中痛陈:“况度支比来所支和籴价钱,多是杂色匹段,百姓又须转卖,然后将纳税钱。”可当年那仓吏的话仍在耳畔:“《周礼》说‘九谷皆入于仓,又没说不能留点喂鼠的。”这正应了《盐铁论》的讽刺:“官富而国贫,上满而下漏。”
二、舟中密账
元和四年的渭水汛期,漕运使郑朗的官船里藏着本“鱼鳞册”。册上用朱砂画着古怪符号:鲤鱼代表节度使,龟甲是刺史,虾米则是县令。某页画着三条鲤鱼共衔一串铜钱,旁边小楷注着“三帅分润例”——这说的是漕粮过境时,三位节度使各抽半成“润河费”。
白居易巡察见此船吃水异常,欲查却被幕僚拦住:“大人可记得《策林》所言‘善除害者察其本?这船底夹层填满河泥,查出来不过杖毙几个漕丁。”当夜,白府后门被泼了粪,门环上挂着半截鼠尾。夫人杨氏吓得念佛,白居易却提笔写下《宿紫阁山北村》:“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三、鼠神祭
长安东市的“仓神庙”香火鼎盛,供的却是只鎏金铜鼠。商贾们每月初五来祭拜,供品不是香烛而是粟米。庙祝敲着木鱼念谒语:“鼠爷开仓,黄金万两;鼠爷闭口,神仙难救。”有次江南米商忘了供米,三天后漕船便在潼关触礁沉没。
这鼠神庙暗藏玄机:铜鼠尾巴实为机关,左转三圈能打开密室,里头账本记着各州仓曹的“润笔费”。白居易听闻此事,在《新乐府》中讽道:“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后来神策军查抄此庙,发现账本早被换成《金刚经》,经页空白处密密麻麻盖着仓廪印——原来“鼠神”真身,竟是户部某员外郎。
四、舟楫秤影
长庆年间,淮南漕船改用新式铁秤。秤砣铸成蟾蜍模样,说取“蟾宫折桂”的吉兆。可漕丁们都知道,按住蟾蜍眼睛,秤杆能轻三分。某日刘禹锡押粮过淮,见秤官手指总搭在蟾眼上,当场吟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秤官讪笑:“刘大人,这叫‘金蟾吐钱,漕运老规矩了。”
这秤上把戏,暗合《管子·明法解》“权衡平正而待物”的悖论。后来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写“商人重利轻别离”,却删了原稿中“漕吏重秤轻皇粮”一句。倒是码头脚
第4章 官仓鼠的度量衡——白居易诗中潜流规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