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人格面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女帝派人拾去碎片,发现每片都刻着《孟子》片段。这出戏演了三个月,直到李显回朝才揭晓——残玉原是李贤旧物。

    这种"精神锚点",在宋代被包拯学去。他白天审案挂黑面,晚上书房悬白纱,提醒自己刚柔并济。现代职场中,某CEO办公室挂着两幅画:梵高的《向日葵》与徐渭的《墨葡萄》,分别对应"激情创新"与"低调务实"的人设。

    六、卸妆的智慧

    久视元年秋,狄仁杰在病榻上对张柬之说:"我死后三年内必有人清君侧。"说罢递出锦囊,内装五枚开元通宝。张柬之不解其意,直到神龙政变时才恍悟——"开元"预言新朝,"五枚"指代五大臣,"清君侧"需要经济支持。

    这招"死后布局",在曾国藩身上重现。他临终前将《冰鉴》赠李鸿章,书中夹着淮军改制方案。现代某创始人退休时,给继任者留下三封未署日期的信,分别在股价暴跌、高管叛逃、政策变动时开启,每封信都精准预言危机解法。

    七、现代变脸指南

    1.

    场景触发器:狄仁杰进宫前总在朱雀门摸石狮,现代人可培养特定习惯切换状态,如开会前整理袖扣切进"强势模式"。

    2.

    记忆橡皮擦:狄仁杰烧毁与李显的密信,用《臣轨》手稿替代。重要会议后要立即清理草稿纸,防止人设穿帮。

    3.

    矛盾嫁接术:他既举荐姚崇等李唐旧臣,又提拔张柬之等新贵。团队管理中要让不同派系都觉得你是自己人。

    洛阳城的老戏班有个保留剧目《狄公夜审》,演员需当场变换七种脸谱。某次商界大佬包场观看,看到"忠臣脸"与"佞臣脸"同时出现在一张面孔上时,突然拍案:"这不是咱们董事会的绝活吗?"

    八、假面的代价

    长安四年,狄仁杰的孙子狄光嗣遭弹劾"奢靡无度"。武则天看着奏折冷笑:"狄怀英穿破袍子吃粗粮,孙子倒学会享福了?"狄光嗣不慌不忙掀开衣襟,露出缝满补丁的内衬:"臣祖父教导,面子要光鲜,里子要朴素。"女帝大悦,反赐金帛。

    这故事成了现代奢侈品行业的隐喻。某高管每天乘地铁上班,却把百达翡丽藏在外套内袋。直到被拍到换乘时露出手表,才轻描淡写说:"家传旧表,走得不准。"

    九、最后的变脸

    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率兵入宫前,在狄仁杰灵位前供上五枚带血的开元通宝。铜钱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突然齐齐裂成两半——这正是狄公临终锦囊的终极暗示:武周李唐本为一体,如同硬币两面。

    现代某企业并购案中,被收购方CEO入职后,办公室同时挂着新旧公司logo。有人质疑时,他指着融合后的图案说:"这不正是狄仁杰'阴阳合璧'的智慧?"

    十、永恒的变脸者

    洛阳博物馆的唐代陶俑区,有尊特殊的"双面俑"。正面是文官慈眉善目,背面却是武将怒目圆睁。解说牌上写着:"此俑出土于狄仁杰旧宅遗址。"考古学家在夹层发现绢帛,上书:"见人说人话,见鬼念梵经。心中存正道,面面皆风景。"

    某跨国公司的文化墙上,如今贴着改编版箴言:"对股东画饼,对客户种花,对员工点灯,对对手磨刀。"新入职的管培生们在此拍照打卡,却不知会议室里,高管们正用狄仁杰的"双面术"拆解财报数据。

第14章 人格面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