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利益共同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提案要把改革包装成领导核心KPI的解决方案。

    2.

    风险转嫁桥:商鞅让太子师顶罪,现代职场可把敏感任务拆给跨部门协作,让多方成利益共同体。

    3.

    温水封爵术:军功爵每年降一级,逼人不断立功。如今绩效考核可设"浮动期权",今年达标明年折半。

    咸阳城的老陶工曾烧制过一批特殊陶俑:将军俑手捧算盘,文官俑腰悬剑鞘。这暗合商鞅"耕战一体"的思想,就像现代企业要求销售懂技术、工程师会营销。某手机厂商的"全民客服"制度,正是此法翻版——连财务总监都要每月处理三起客诉。

    沉船效应与救生艇

    变法第十五年,商鞅在渭水边处决七百囚犯,河水染红三日不退。旧贵族弹冠相庆:"卫鞅残暴至此,死期近矣!"却不知刑场边的运尸车全是商鞅门客伪装,他们从死者怀中搜出的密信,成了清洗反对派的铁证。

    现代某地产集团暴雷前夕,董事长突然宣布"高管集体降薪50%"。当舆论夸赞担当精神时,他正用省下的薪水秘密回购债券。等危机解除,那些曾被降薪的高管,期权价值反而翻了三倍。

    船票的代价

    秦孝公病危时,商鞅献上最后的礼物——将商於十五邑封地尽数交还。这招以退为进,实为将自身利益与变法深度绑定。旧贵族挑拨:"商君富比诸侯!"他反手公布田契:十三万亩地全记在孝公幼子名下。

    这种"人质战术"在商业对赌中常见。某直播平台创始人签对赌协议时,故意把家宅抵押条款藏在附录,等资本大鳄发现时,已与他成了同一艘船上的赌徒。

    船沉的警示

    孝公驾崩那夜,商鞅在函谷关点起狼烟。他比谁都清楚,当利益共同体只剩自己这个符号时,车裂的结局早已注定。五马分尸的刑场上,他盯着咸阳宫方向大笑:"陛下,臣的尸块可还够分?"

    这惨烈结局在现代商战化作黑色幽默。某职业经理人推动改革后被辞退,却在离职宴上发放竞争对手的挖角名单。三个月后,前东家为应对集体跳槽,不得不高价请他回巢。

    新舟已发

    商於古道的老槐树下,当年搬木头的无赖已成富商。他的商队旗号绣着"徙木"二字,货箱夹层却藏着《秦律》竹简。通关文牒上那句"商旅无禁",正是商鞅临终前修订的条文。

    现代某自贸区政策研究室里,年轻参事在提案里引用《垦草令》片段。主任笑着批注:"把'战马'改成'芯片','井田'换成'专利池'。"窗外,新区工地的打桩声正似当年栎阳城头的更鼓。

    终南山下的农户至今供奉商君像,不是为他变法,只因他定的田亩制让祖辈多收了三斗粟。这或许才是利益共同体的真谛——最高明的同盟,是让所有人觉得甜头是自己挣的,风险是别人担的。就像江河入海时,每滴水都以为自己在奔向自由。

第12章 利益共同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