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7章 标准博弈下的全球困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霸权深感不满。

    "陈总,我们愿意支持中国标准。"德国一家初创企业的CEO握着陈宇的手,"但我们需要一个能抗衡巨头的生态。"陈宇当场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出星云生态与量子计算结合的蓝图:"想象一下,当全球数百万台设备通过量子网络互联,数据处理速度将提升百万倍。"

    破晓时分,陈宇带着新的合作意向回到会议中心。此时,三洋与IBM的联合发布会正在进行,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所谓的"全球量子计算联盟"成员名单。然而,当主持人宣布接受新成员申请时,二十七个国家的企业代表同时举起了手。

    "我们申请加入,但前提是采用中国的量子计算标准。"这句宣言如巨石投入深潭,引发全场哗然。松本正雄的脸色由白转青,他万万没想到,那些原本被视为边缘的中小企业,竟能在一夜之间形成联盟。

    会议最终陷入僵局,但中国技术标准的影响力已无法忽视。回国的航班上,陈宇收到林博士的加密邮件:"陈总,三洋的量子计算机量产遇到瓶颈,他们的常温技术存在致命缺陷。"附件里是一段偷拍的视频,显示三洋实验室发生液氮泄漏事故。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三洋公司在股市发布虚假财报,声称已突破技术难关,股价瞬间反弹。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量子技术相关企业实施出口管制,连低温制冷设备等基础元器件也被列入清单。

    "这是最后的围剿。"陈宇在董事会上敲开一份文件,"但他们越是疯狂,越说明我们走对了路。"他展示出最新的产业布局图:在青海建立全球最大的量子计算数据中心,联合国内高校培养十万名量子技术人才,甚至计划在南极设立观测站,利用纯净环境进行量子通信实验。

    三个月后,"星海"突然宣布开源量子计算操作系统"女娲",并开放所有专利技术。这个决定在业界引发强烈震动——当技术不再成为壁垒,美日企业精心构筑的技术护城河,开始出现第一道裂缝。

    深夜的研发中心,陈宇望着实时跳动的全球技术合作数据。窗外,北京的夜空被量子通信实验的激光照亮,宛如一条璀璨的银河。手机弹出消息:欧盟宣布重启与中国的量子技术合作谈判。他在备忘录里写下:"标准之战,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赛道的起点。"

第427章 标准博弈下的全球困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