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 技术突围的生死时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纽约归来的航班上,陈宇望着舷窗外翻滚的云层,思绪却早已飞回国内的无端指控、黑石集团的威逼利诱,都在印证一个事实:国际巨头们绝不会坐视中国企业在技术领域崛起。他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星海"下一步的技术攻坚计划——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

    落地后,陈宇直奔研发中心。实验室里,技术骨干们正围着一台新型收音机样机争论不休。"陈总,我们尝试了二十三种材料,都无法同时满足超薄机身和信号稳定性的要求。"老张摘下眼镜,镜片后的双眼布满血丝。

    陈宇拿起样机,感受着机身的轻薄质感:"记得去年在德国电子展,我见过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联系中科院,看看他们的研发进度。"他转向负责电路设计的工程师,"把芯片体积再压缩15%,功耗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二。"

    正当研发工作如火如荼时,一个坏消息传来:三洋公司突然宣布将旗下所有收音机产品降价40%,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市场部紧急送来的报告显示,"星海"在欧洲的订单量锐减35%,东南亚市场也出现经销商要求退货的情况。

    "这是典型的倾销式打压。"陈宇在董事会上敲响桌面,"但他们越是着急,越说明我们的技术路线是对的。财务部门准备好现金流,市场部加大线上宣传,重点突出产品的技术优势。"他目光扫过众人,"研发中心通宵加班,我陪大家一起!"

    连续半个月,研发中心灯火通明。陈宇和工程师们吃住在实验室,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困了就靠在椅子上眯一会儿。当石墨烯复合材料终于通过性能测试时,整个实验室爆发出欢呼。但陈宇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关键的芯片研发仍在瓶颈期。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在深圳电子展上,陈宇偶遇了归国创业的芯片专家林博士。两人彻夜长谈后,林博士被陈宇的决心打动,决定带着团队加入"星海"。"我在美国

第423章 技术突围的生死时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