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7章 国际市场的破冰之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然而,就在合作即将达成时,当地的一家老牌电子企业却开始从中作梗。他们散布谣言,称中国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服务无法保障。陈宇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迅速在当地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承诺72小时内上门维修,并邀请媒体现场见证维修过程。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在拓展东南亚市场的同时,陈宇也没有放弃欧美市场。他注意到,欧美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有强烈需求,于是推出了定制化服务,允许消费者选择不同的外壳颜色、刻字等。为了提高品牌曝光度,他赞助了美国的校园音乐节,让产品出现在年轻群体聚集的场合。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陈宇迎来了第一个欧美大客户——一家美国连锁电子产品零售商。对方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首批订单10万台,但要求30天内交货,且次品率不得超过0.1%。这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巨大的挑战,更何况陈宇的工厂还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订单考验。

    面对压力,陈宇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他迅速协调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在工厂实行三班倒制度,技术人员全程跟进生产;同时,他还邀请客户代表驻厂监督,实时反馈问题。经过28天的日夜奋战,10万台产品按时保质交付,次品率仅为一举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这次成功不仅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为公司打开了欧美市场的大门。越来越多的国际订单纷至沓来,陈宇的电子科技公司真正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在庆功宴上,陈宇举杯说道:“今天的成绩只是起点。我们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必须不断创新,提升品质。未来,我们不仅要卖产品,更要输出中国的技术标准和品牌文化!”

    此时的陈宇,站在国际化的新起点上,心中已有了更宏大的蓝图。他知道,国际市场的竞争远比国内更加激烈,但他也坚信,只要坚持技术创新和品质至上,就一定能在全球电子产业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而属于他的商业传奇,仍在继续书写……

第417章 国际市场的破冰之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