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破局之路:构建全产业链闭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眯一会儿。当第一块合格的电路板下线时,陈宇布满血丝的眼中终于露出笑意。
与此同时,与高校的合作也遭遇波折。陈宇本想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建芯片研发实验室,却遭到校方冷遇。“陈总,我们更倾向与国营研究所合作,民营企业的研发稳定性难以保证。”科研处主任的话如一盆冷水。陈宇没有放弃,他带着公司的研发成果和资金方案,一次次登门拜访。最终,校方被他的诚意和前瞻性打动,双方达成协议:公司出资1000万,校方提供场地和科研团队,成果共享。
物流环节的布局同样充满挑战。当时国内物流体系尚不完善,陈宇决定自建仓储中心。选址时,他跑遍了城郊所有地块,既要考虑交通便利,又要控制成本。最终在交通枢纽旁拿下一块30亩的土地,却因审批手续问题卡了三个月。陈宇亲自跑遍规划、国土等部门,白天在办公室处理业务,晚上研究政策文件,硬是将原本半年的审批周期压缩到三个月。
就在全产业链布局如火如荼推进时,国际市场传来噩耗。因贸易摩擦加剧,进口芯片价格暴涨40%,许多依赖进口的电子企业陷入困境。而陈宇的公司却凭借元件厂的自给自足和实验室的技术储备,成功将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更令人惊喜的是,鸿达工厂生产的元件因性价比高,开始反向供应给其他企业,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半年后,当陈宇站在焕然一新的鸿达电子元件厂前,看着自动化生产线上飞速运转的机械臂,心中感慨万千。曾经的烂摊子如今已成为公司的“护城河”,联合实验室也传来好消息——首款自主研发的音频处理芯片即将流片。而自建的仓储中心,正源源不断地将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陈总,经销商那边传来消息,我们的产品因供应链稳定,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李阳拿着报表兴奋地跑来。陈宇望着远处的生产线,嘴角扬起微笑:“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把触角伸向国际市场,让世界看到中国创造的力量。”
夜幕降临,厂区的灯光次第亮起,宛如繁星点缀。陈宇知道,构建全产业链的道路没有终点,新的挑战随时可能出现。但他已不再畏惧,因为手中握住的,是掌控命运的钥匙。
第416章 破局之路:构建全产业链闭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