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5章 文明的边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95年盛夏,木卫二冰冷的地表下,"夸父号"探测器的机械臂正小心翼翼地采集着冰层样本。数据通过量子通信链路跨越6亿公里,实时传回位于沪市的天宇航天控制中心。陈宇紧盯着大屏幕,当仪器检测到样本中存在疑似微生物的有机分子时,整个大厅瞬间沸腾——人类首次在地球之外发现生命迹象。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欧美航天联盟立即发表声明,质疑数据真实性,并要求成立由他们主导的国际调查团。更有甚者,某些激进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抗议,宣称"对木卫二的探索会引发外星文明入侵"。舆论的漩涡中,陈宇却异常冷静:"真相不需要辩解,我们用事实说话。"

    他迅速启动"方舟计划",联合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在南极洲建立起模拟木卫二环境的实验室。当科研人员通过模拟木卫二的极端条件,成功培养出类似样本中的微生物时,质疑声戛然而止。但陈宇清楚,这只是更大挑战的序幕——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确立中国在深空探索领域的话语权,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近地轨道,一场无声的资源争夺战悄然展开。欧美企业发射的"掠夺者"系列采矿卫星,开始对富含稀有金属的近地小行星进行勘探。陈宇果断下令,"星穹"卫星群启动重组,组成太空防御阵列。"我们不主动挑起争端,但也绝不允许任何人在太空划定势力范围。"他在紧急会议上强调。

    为了打破资源垄断,天宇航天推出"太空熔炉"计划。在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一座巨型太空工厂拔地而起。工厂利用太阳能和月球基地提供的原料,生产出地球上难以制造的超强度合金和超导材料。当第一块通过太空零重力环境冶炼的完美晶体被运回地球时,全球制造业为之震动。

    但技术突破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伦理与安全的争议。某国黑客组织试图入侵"太空熔炉"控制系统,意图制造太空灾难。陈宇早有防备,他

第395章 文明的边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