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 破晓之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新能源战场,陈宇采取“双轨制”战略。一方面,带领团队攻克固态电池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下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内新能源产业链整合,联合上下游企业制定“赤电标准”。当搭载“赤电标准”电池的中国电动汽车在巴黎车展亮相,实现续航1000公里、15分钟快充的突破时,欧美车企坐不住了。

    然而,更大的危机随之而来。欧美联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天宇电子的新能源技术实施全球禁运,并在WTO发起诉讼,指控“赤电标准”存在“技术倾销”嫌疑。陈宇却早有准备,他向国际仲裁庭提交了详尽的研发日志和成本核算报告,证明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源于自主创新和规模化生产优势,而非不正当竞争。

    关键时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天宇电子的重要支撑。沙特阿拉伯宣布与天宇电子共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产业园,采用“赤电标准”进行电力存储与输送;巴西则将全国充电桩网络升级为中国标准。这些合作不仅打破了技术封锁,更让“中国标准”在全球新能源版图上占据了重要位置。

    1991年初,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欧美联盟提出的新能源标准提案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中国代表团联合发展中国家,力推“赤电标准”纳入国际气候协议。经过激烈辩论,大会最终通过折中方案,将“赤电标准”与欧美标准并列为全球新能源技术参考。这是中国在国际能源规则制定中取得的重大胜利。

    当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陈宇却没有丝毫松懈。他深知,这场破晓之战只是拉开了新的序幕。在办公室的白板上,他写下新的目标:“构建‘人工智能+新能源的超级生态,让中国科技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深夜,未来科技研究院依然灯火通明。“启明”量子计算机的调试进入关键阶段,“太极智能”的算法不断迭代,新一代固态电池的研发也在加速推进。陈宇站在研究院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仿佛看到了中国科技产业即将破晓的曙光。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他和天宇电子,将继续以开拓者的姿态,迎接更多未知的挑战,书写属于中国科技的辉煌篇章。

第390章 破晓之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