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8章 数据暗战与生态突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在芯片与纺织产业链领域,陈宇也在谋划着新的突破。他注意到,欧美企业开始通过控制工业软件,间接垄断制造业话语权。"没有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再先进的设备也是一堆废铁。"陈宇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打造属于中国的工业软件生态。"

    未来科技研究院迅速成立专项小组,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启动"昆仑计划"。团队日夜攻关,从CAD设计软件到生产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但在研发过程中,他们遭遇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进行测试。

    陈宇再次做出惊人决定:开放天宇电子的所有生产线,作为国产工业软件的试验场。"我们不仅要自己用,更要让全球看到中国工业软件的实力。"他邀请国际客户参观工厂,展示了从芯片设计到纺织品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这一策略取得了显着成效。德国一家老牌车企在考察后,主动提出与天宇电子合作,将国产工业软件应用于其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消息传出,欧美企业坐不住了,他们试图通过专利诉讼和技术封锁进行打压,但陈宇早有准备——他带领团队提前布局了大量基础专利,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

    在非洲和东南亚,天宇电子的产业链布局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借助中国技术发展本土产业。陈宇顺势推出"产业赋能计划",不仅输出设备和技术,还帮助当地培养产业人才,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989年初,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会议上,陈宇作为中国企业代表发言:"我们相信,真正的全球化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建共享。天宇电子愿意将自身的产业链生态开放,与世界各国携手,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产业共同体。"

    这场发言引发了强烈反响。会后,数十个国家与天宇电子签署了合作协议。但陈宇没有丝毫懈怠,他清楚,数据主权与产业生态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回到沪市的深夜,他在办公室的白板上写下新的战略方向:构建"云边端"一体化的数据生态,让中国标准主导全球数字经济。

    窗外,城市的灯火璀璨如星河。陈宇望着这片繁华,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在数据与生态的战场上,他和天宇电子,正肩负着中国科技突围的重任,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

第388章 数据暗战与生态突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