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诡案手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御史弹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此时的签押房里,弥漫着一股浓重药味,肖平守在炉子旁,小火煨着药。

    见林知夏回来,连忙端着药碗迎上去。

    “温度适中。”

    林知夏也不扭捏,捏着鼻子一饮而尽。

    苦涩的药汁下肚,林知夏眼脸挤到一起,脑了里那一丝晕沉瞬间消失。

    她重重地呼出一口气,面前出现一块松子糖。

    “我又不是小孩子。”

    林知夏带着鼻音,收下这份好意。

    没过多久,江成也回来了。

    黄玲的情况就更简单了。

    她八岁被卖进沈府,一直待在沈三娘子身边。

    若不是偶然遇到同乡,她休沐的时间都很少出府,只陪着沈三娘子去过一些宴会。

    江成聊起沈三娘子的口供时,面上有一丝不自然。

    林知夏以为他有发现:“怎么了,沈三娘子有问题?”

    “没......没有。”就是太热情了一些,江成微微抚额。

    两人对比了任家小公子和沈三娘子的行程,因这两人都很少出门,唯一重合的竟只有三年前端午龙舟赛。

    就这,两家还都是在各自的凉棚,黄玲和周放相识的可能几乎没有。

    下午,罗青带着黄玲那个许姓同乡回来了。

    少年看着十八九岁,长着一张马脸,眼睛不大。

    据他交待,六月初一那天,他和黄玲一起逛了大相国寺,还给对方买了一支木簪,吃过午饭两人就分开了。

    因沈府和笔墨铺子是两个相反的方向,所以他们是各自归家的。

    少年面色惶恐,却也说得仔细,从细节处看,他没有说谎。

    他交待和黄玲重逢的时间,同翠青说的一致。

    江成把人先关在衙门里。

    从大相国寺到沈府,能走的路线太多,衙役拿着黄玲的画像去走访了,看能不能找到目击者。

    确认了两名死者的身份,却是连一个嫌疑人都找不出来,这不免让两人有些颓废。

    签押房内,两人各自沉默。

    半晌,江成转过头,发现对方竟趴在桌案上睡着了,额间还溢出一排细密汗珠。

    看着应该是很不舒服。

    “公子,公子,孟大人过来了!”

    阿昼火急火燎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听说,今天早朝,孟大人又和崔御史吵起来了,这会正怒气冲冲地往这来。”

    阿昼边说边去推林知夏。

    一个连点卯都不敢错过的小吏,肯定不想被顶头上司发现她在睡觉。

    林知夏动了动。

    江成见状直接揪起阿昼的耳朵。

    “你又瞎胡闹什么!”

    林知夏在阿昼的惨叫声中醒来,刚好看到孟俞走进签押房。

    此刻的她,双眼微微浮肿,嘴唇干裂,目光有些呆滞。

    孟俞来此,自是为了寻问案情。

    今日早朝,崔恺那厮又弹劾他办事不力。

    因熊耳山无头案的广泛散播,关于凶手嗜杀冷血的言论愈演愈烈。

    导致汴京城人人自危,百姓关门闭户,街铺门可罗雀,不复往日车马盈门。

    市舶司也跟着跳出来,说近三日榷税波动大,同比前些日子少了两成。

    若不及时遏制,只怕很多商铺都会选择撤出汴京。

    一个个的,就像是得了某人的指令,都跳出来危言耸听。

第11章 御史弹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