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里怎么这么多寺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蹭吃蹭喝,哪有不去的道理。
找个客栈,给马添上草料,开了两间客房,三人就朝吴员外家走去。
吴员外家的确阔气,深宅大院,蓝砖蓝瓦,地上铺着青石板。
前后三进院落,家丁兴旺,人口很大。
此时,拜堂环节已过,新娘子早已送入洞房。
吴家人高兴的事情已经办妥。
接下来,是街坊邻居高兴的时刻:吃大席。
未到时辰,上百张桌子已经摆好。
下人们忙忙碌碌开始上菜。
杨伟不是单纯来吃饭的,看到一个老者七十来岁,头发胡须都白了。
看上去文绉绉的,肯定知道不少事。
“老丈,请了。”杨伟搬把凳子靠近老者。
老者回头看了杨伟一眼,眉头紧皱。
片刻功夫,眉头舒展,满脸堆笑说道:
“你不是本地人?”
“老丈好眼力,晚辈是个商人,到处游走,寻求商机。”杨伟笑着,挑起大拇指,夸赞老者眼力好。
“呵呵,并非俺的眼力好,实在是小镇不大,常驻小镇的,俺都能看出来。”老者也笑着说道。
“哦,我走过很多州县,都比不上这里的百姓富裕,这是怎么回事儿?”
杨伟很认真地问道。
“本来这边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另外,这是东鲁王的封地,每年大齐皇帝给他大把的俸银。”老者说。
“俸银?那是人家东鲁王的,和咱老百姓有关系吗?”
杨伟十分不解老者的话意思。
“来往的客商都知道,东鲁王是齐明帝的亲弟弟,不只是俸银那么简单,还赏很多呢。东鲁王钱花不完,当然不用咱老百姓交太多的苛捐杂税,这日子不就好起来了嘛。”
老者说完,自顾笑了起来。
杨伟觉得老者说的有道理,但也不全对。
和多个老者闲聊,杨伟这才得到一个消息:
东鲁王管辖的地区,所有寺庙和道观,都归东鲁王管理。
如果没有发现灵霄寺的事情,这个消息也不算是啥。
从灵霄寺无耻下流的敛财手段来看,东鲁王主要的收入依靠寺庙。
杨伟暗自佩服东鲁王,这家伙够阴险。
首先,免除大量的苛捐杂税,让百姓称颂你治理有方。
再利用寺庙把钱收回去,真是一举两得。
吃大席的时候,杨伟还发现一个现象。
这里的年轻人个个身材魁梧,腰间佩剑。
甚至,十二三岁的孩子,也都佩剑。
难道这里是武术之乡?
经过打听得知,不只是这里,东鲁王管辖的所有地区,要求小孩儿七岁习武……
这里百姓人家的孩子,私塾没上几天,个个都有一身好功夫。
卧槽!这不是全民皆兵吗?
此后几天,在玄甲州转了几圈,发现每个村子都有练武场。
每个村子的男男女女,农闲时都要到练武场上练习刀枪。
杨伟倒吸一口冷气,别看东鲁王管辖的地区不大,真的反起来,全民皆兵,除了老人孩子,都可以上战场。
并且,可以断言,这里的百姓若参军,一个顶十个,甚至更多。
这一日,路过一条沙河,河滩的场景让杨伟惊呆了。
远处看,密密麻麻全是人,有人在河滩上,有人在浅水区,拿着簸箕不知道在干啥?
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里怎么这么多寺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