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声之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挖眼案(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sp;李睿回答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只是把最符合条件的一种情况告诉你们,至于你们怎么排除,就要看你们的了。”

    话糙理不糙,滕艳兰这次也站在李睿这边——破案本来就是她的本职工作,他一个法医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

    当时省厅一纸公函把李睿调到专案组的时候,她作为刑侦大队长是反对的,甚至有些嫉妒。在她的刻板印象了,专案组需要的是精英,刑侦方面的精英。很明显,李睿并不符合这个条件。

    “我们常见的杀人案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情绪驱动型;第二种是利益驱动型。而这个案子明显属于第三种人格驱动型。”李睿说道,“通俗地讲,人格驱动型就是变态人格或者精神病导致的恶性案件。这种案件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犯罪动机比较模糊;第二,手段大多数都十分残忍;第三,侦破十分困难。”

    所有人都看着他,仿佛在聆听至理名言。

    滕艳兰的笔记本也一直在记录,仿佛李睿的话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因为犯罪动机模糊,我们无法从被害人的人物关系网中发现线索。”李睿继续说道,“如果是精神病,那还好侦查一些,因为大多数的精神病罪犯不会躲藏。”

    顿了顿,“但如果是变态人格的罪犯,那侦破起来就十分困难。”

    张旭皱眉道:“变态人格的罪犯?”

    “没错,”李睿继续道,“往往这类罪犯具备极高的反侦查能力和伪装能力,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难以辨识。历史上抓住的变态人格连环杀手,巧合占到很大比重。”

    “比如着名的艾德·盖恩,连续杀人三年后,警方在排查一起盗窃案的时候偶然将他抓获。绿河杀手加里·里奇韦杀害了48人,最后因为一张交通罚单落网。开膛手杰克杀了5人,离奇消失五次,最后若不是DNA技术的发展,恐怕这辈子也抓不到他……”

    “等等,等等。你说了这么多,想表达什么?我国有连环杀手存在吗?”严平打断道。

    李睿面无表情地抬起头,继续说道:“人格驱动型犯罪是一种社会问题。这种人就像我们人体的病变细胞一样存在。此前我在专案组办的3个案子,不论是纳城地窖藏尸40余具的贾文明,还是一个八棱锤杀死60余人的赵新民,亦或是以杀人为乐的张俊,其本质是,都是人格驱动的犯罪者。”

    “那你对这个案子有什么侦破方向?”张旭问道。

    李睿沉默了片刻,抬头继续说:“作案动机模糊,所以我们不能用正常手段来找他们。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两件事:第一,凶手为什么会选中这几个被害人。第二,他这样做是要达到什么样的诉求。”

    张勋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的第一个问题,凶手为什么会选中这几个被害人?死者都为女性,且都是在校大学生。那么就可以说,凶手是专门选择高校女性受害者,也许他对高校女性有一种特殊的癖好。”

    李睿点了点头,“张队,你的分析很到位,或许他面对高校女性时有自卑、愤怒、羡慕和抵触的情绪。”

    这时,严平补充道:“其次,比起男性,女性也更容易控制和支配。”

    说到这里的时候,滕艳兰的脸上明显有一丝不悦。

    “可第二个问题又怎么解释呢?他有什么诉求?”张旭纳闷道,“绑架、强奸、挖眼球、还用什么强什么对撞机、反物质什么红蛋白,最后又抛尸,他到底要干嘛?”

    “但这就是他的诉求,也是我想不通的地方。”李睿陷入了沉思,“绑架、强奸,这很好理解,只是常见的性犯罪。但挖眼球是为什么?”

    李睿自问自答道:“几乎所有的变态人格罪犯都会回味他们的杀戮,从尸体上获取战利品或者反复回到作案场地感受杀戮。而这个案子里被害人被挖下的眼球就是他的战利品。”

第139章 挖眼案(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