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劝谏尚可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回王爷”
nbsp“臣下的意思,咱们别等了,要么突围,要么出城降明”
nbsp“昔日,越王勾践为了复国,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韩信容忍胯下之辱,方有汉中封坛拜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王爷威武不凡,英明神武,是天助兵的主心骨,更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nbsp“如今时运不济,当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忍常人不能忍,更应该留着有用之身,以图他日的之辉煌、、、”
nbsp没错,酝酿了那么久,这个谋士金光,就是为了让尚可喜出城投降。
nbsp局势很明显了,鸡翼城失陷在即,内外城陷落也是时间问题,逃亡的话,前途叵测。
nbsp金光和天助兵的一些将校,都怕大明的屠夫皇帝啊,动辄砍头剁首,堆京观景观。
nbsp手握兵权的一些武将,不敢出头劝说,担心尚可喜动刀子,文臣谋士倒是合适人选,职责所在嘛。
nbsp尚可喜镇守广州十年,下属的文臣武将,遍布整个广东,都在这边安家立业了。
nbsp一旦城破的话,那就是诛灭九族,鸡犬不留,他们只是王的属官而已,没必要留着陪葬。
nbsp当年在辽东的时候,这帮人也是正规明军,为了生存活下去,可以举岛投降满清。
nbsp今时今日,局势更加恶劣,这帮人为了荣华富贵和家族,同样可以跪地求饶,投降回归大明。
nbsp“锵铛”
nbsp不待金光说完,脸黑如炭的老匹夫尚可喜,一把抡起手中的大砍刀,怒指跪在地上发抖的谋士,暴声怒吼:
nbsp“够了,死扑街,闭嘴”
nbsp“天下人都能降,老夫却是降不得”
nbsp“想当年,在关外的时候,咱们是走投无路”
nbsp“是太宗皇帝收留咱们,那是知遇之恩,恩重如山”
nbsp“本王对大清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nbsp“岂是那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贪生怕死之辈”
nbsp“哼,告诉你,断无可能”
nbsp“你要是再敢说下去,休怪本王不念昔日之旧情,拿你开刀问斩”
nbsp开玩笑,他是大清的三顺王之一,权势滔天,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松口。
nbsp这也就是两个人之间,别人听不见,否则的话,金光肯定人头落地了,城里就有七八千满洲人啊。
nbsp老辣的尚可喜,怎么可能没想过这条路,但是不行啊,死在他手上的汉人,太多了。
nbsp不说关外的汉人,就是十年前,广州城破的时候,尚可喜兽性大发,一口气就屠了几十万军民。
nbsp老贼头怕啊,这一个多月的围城,可谓是寝食难安,夜不能寐,害怕一旦城破,受到朱皇帝的清算。
nbsp“咚咚咚”
nbsp瞥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刀锋,谋士金光吓的魂飞魄散,冷汗狂飙,磕头如捣蒜,一边用力磕头,一边大声辩解道:
nbsp“王爷恕罪,臣下该死”
nbsp“王爷是忠臣志士,对满清忠心耿耿”
nbsp“但是,满清朝廷,又是怎么对王爷的呢?”
nbsp“顺治死鬼皇帝,猜忌打压王爷十几年,日防夜防,甚至要走了大公子,沦为大内质子,有悖人伦”
nbsp“还有,遥想当年在关外的时候,老太爷几百口人命,全部惨死在老奴和皇太极手里,王爷难道就忘了吗?”
nbsp“更何况,就在今年,西南几战下来,满清损兵折将无数,大败特输,已经是风雨飘摇了”
nbsp“王爷英明,最是了解满清女真族,他们才几个丁口啊,人丁都没了,他们拿什么支撑这个天下”
nbsp文臣的嘴,杀人的刀,赤裸裸的挑拨离间,这个金光开始翻旧账了。
nbsp当年在关外的时候,从天启年间开始,一直到崇祯年间,死在老奴和皇太极手里的尚可喜家人,有一大堆啊。
nbsp尚可喜的老子,几个兄弟,死在了战场上,还有几百口家族,全部被屠完了,这些都是事实,不容置疑。
nbsp更何况,如今的大清王朝,伤亡太大了,满蒙八旗丁口本来就不多,一次性就干掉了几万,立国之本都要崩塌了。
nbsp顿了一下,微微抬起头,瞄了一眼,发现尚可喜正在沉思,金光仿佛受到鼓励似的,继续磕头,继续辩解说道:
nbsp“咚咚咚”
nbsp“王爷是忠臣,有赴死之心”
nbsp“但是,王府,有几百口家眷,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不能再经历当年的惨剧啊”
nbsp“王爷啊,这是老臣的肺腑之言,也是军中大小将校的想法”
nbsp“王爷,要三思啊,几百个丁口啊,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nbsp、、、
喜欢。
第597章 劝谏尚可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