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答题:从始皇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淮南三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事件背景: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升任大将军,继续掌握朝政大权。正元元年即公元254年正月,魏帝曹芳不满司马师专权,密谋废黜司马师,不料事情泄露,司马师联合郭太后废黜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擅行废立,引起本就对他有怨的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不安。毋丘俭时任镇东将军,率军镇守淮南,驻扎在寿春。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毋丘俭深受信用,与太常卿夏侯玄、中书令李丰交情深厚。夏侯玄、李丰等人谋诛司马师,因事情败露而被诛杀,毋丘俭心中不安。文钦时任扬州刺史,与毋丘俭一同镇守淮南,他与已故大将军曹爽是同乡,曾得到曹爽恩遇。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文钦心中恐惧,又因虚报军功遭到司马师的打压,因此对司马氏怀恨不已。毋丘俭到了淮南后,想方设法笼络文钦,两人关系极为融洽。毋丘俭的儿子毋丘甸在朝中担任治书侍御史,提前得知父亲打算举兵起事,写信表示支持,并暗中携家属离开京城。

    经过:公元255年正月,天空出现一颗彗星,向西北方向移动直到消失在天边。毋丘俭与文钦大喜,认为是祥瑞之兆,于是假传太后懿旨讨伐司马师,又将司马师的罪状写成檄文,传示各州郡,举兵反叛。毋丘俭与文钦胁迫驻守在淮南的各营将士,以及官员百姓全都进入寿春城,在城西设土坛歃血为盟,又各自派遣儿子前往吴国作为人质,以换取吴国派兵救应。同年二月,毋丘俭、文钦把老弱士兵留下来守卫寿春城,两人亲自统领六万大军北渡淮河,向西推进到项县。毋丘俭驻扎在项县城中固守,文钦率兵在城外游动作战。司马师得知毋丘俭、文钦叛乱,召集群臣商议征讨之事,朝议认为应该派遣诸位将领率军前往征讨,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等人劝谏司马师亲率大军出征。司马师听从,亲率中军十万人前往讨伐。司马师又派遣镇南将军诸葛诞率领豫州的各路军队从安风津逼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率领青州、徐州的各路军队从谯县、宋县之间出击,以断绝叛军的退路。司马师自己率兵驻扎在汝阳。邓艾驻屯乐嘉,毋丘俭见邓艾兵弱,于是派文钦攻击,但文钦到后却发现司马师率领大军到来,于是撤退。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追击,文钦军败退,因其子文鸯奋战才得以全身而退。也是这一战才导致司马师突发眼疾。此时殿中人尹大目追出试图劝降文钦,但遭文钦拒绝。毋丘俭知道文钦败退后乘夜逃走,馀众于是崩溃,毋丘俭逃到慎县被平民张属射杀,枭首被送到洛阳。文钦回到项县时大军已溃散,寿春又被诸葛诞占领,于是逃亡到东吴。孙峻到东兴时知道诸葛诞已占领寿春,于是退兵。诸葛诞派部将蒋班追击,斩杀留赞。

    后续:第二次淮南叛乱平定之时,司马师在军中应眼疾病逝。

    诸葛诞之叛:

    事件背景:司马师去世后,其弟司马昭升任大将军,继续独揽大权。诸葛诞担任镇东将军、征东大将军,与司马昭互相猜忌。公元257年五月,司马昭听取长史贾充的建议,征召诸葛诞入朝担任司空并剥夺其兵权。诸葛诞接到诏书后惊惧不已,随即据守寿春反叛,又派人前往东吴求援。

    经过:同年六月,司马昭携天子及皇太后东征,率大军包围寿春城。东吴援军被曹魏军队击退,寿春被围数月,粮草断绝。甘露三年即公元258年二月,司马昭攻破寿春城,斩杀诸葛诞。

    后续:第三次淮南叛乱平定,司马昭权势达到顶峰。曹魏这勉强算是忠于自己的武装势力也彻底没有了。”喜欢答题:从始皇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20章 淮南三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