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召荣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2章 纵横捭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项小满眼神微动,似乎捕捉到了师父话语中的关键。

    nbsp项谨继续道:“更何况,‘萧奉业的身份,于他们这些曾听过襄王贤名的老一辈将领心中,是一面无形的旗帜,这面旗帜,在朝廷腐朽、群雄割据、人心思定的乱世,分量会更重。”

    nbsp“为师当初不愿你举旗,就是因为不到时机,但眼下……”项谨站起身,走到书案前,透过窗子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残霞逐渐隐退,城中灯火星星点点亮起。

    nbsp“为师要给罗不辞和武思惟写一封信。”项谨转身,盯着项小满,“晓之以大义,动之以利害,予之以出路,告诉他们,与其和方令舟行不义之兵,不如弃暗投明,与我军重整山河之大业!”

    nbsp“写信?”项小满仍然觉得成功率渺茫,甚至有些冒险,“师父,万一他们……”

    nbsp“没有万一,只有尝试。”项谨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成,则平添两员大将及数万精锐,更能在方令舟阵营内部撕开一道巨大的裂口;不成,于我们又有何损失?不过是遣一使者,费些口舌笔墨罢了,他们就算不愿,也不会与使者为难。”

    nbsp说着话,铺开雪浪笺,提起狼毫笔,饱蘸浓墨。

    nbsp这一次,落笔不再如方才临帖般闲适悠然,而是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字迹刚劲雄浑,蕴含着沛然莫御的气势,以及洞悉人心的智慧:

    nbsp「冀州刺史罗公义夫、雍州刺史武公行彻台鉴:?

    nbsp某昔受大荣肃宗先皇帝紫绶金册,拜业以“襄王”之号,凡受命以来,誓与山河同其安危,与黎庶共其休戚,雷霆殛顶,视若咫尺,史笔如刀,甘之如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奈何国步骤艰,突遭变故,帐下儿郎裂甲断兵,救余得脱火海,本欲枕石漱流,老此沟壑。

    nbsp然观社稷崩摧,奸佞横行:南有孽臣弑君,西有昏主弃地,东则竖子为二王所制,三州父老,肝脑涂地,遂不得不起视疮痍,驱残躯再履尘寰。

    nbsp定安城下,见将军勒马止戈,顿兵不攻,知二公心存社稷,非嗜血之辈,而方令舟外示盟约,内怀猜忌,将军空耗粮秣,无功而返,彼必苛责,纵拥十万锐卒,终不免鸟尽弓藏。

    nbsp天生雄主,贤徒项瞻,仗钺朔方,奋戟挥戈,驱狄抗胡,卫戍黎庶,麾下雄兵三十万,粮秣充裕,足以支三岁之食。

    nbsp今我襄王旧旗既立,更当为天下讨逆,二公何不来归?各仍旧绂,兼录子弟,秋毫无犯,可护三郡军民,留青史清名。

    nbsp若徘徊歧路,半月之期既届,他日两军对垒,锋刃交于城下,玉石俱焚,悔将何及。

    nbsp去就之机,间不容发,忠义之与祸败,系于一念,临书怆然,望二公思之,慎之。

    nbsp襄王奉业手泐,己酉年九月初五。」

    nbsp项小满怔怔然,看着一封劝降书,在师父手下一气呵成。

    nbsp墨迹干透,项谨盖上大印,将信笺小心折好,装入一个特制的细竹筒中,以火漆封口,沉声道:“此事至关重要,非心腹猛士不足以胜任。”

    nbsp他看向项小满,想了想,笑道,“去,把那张小子叫来。”

    喜欢。

第912章 纵横捭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