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先斩后奏,截胡徐妙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 天衣无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是的,楚王殿下。”一位小眼将军站了出来进行汇报。

    在这两天时间里达尔族的军队在城外驻扎,静止不动。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根据斥候查探,在敌方营地中不断有士兵汇合,兵力壮大,秣马厉兵,看上去似乎是要向达尔城进行攻城了。

    待得小眼将军汇报完后,殿堂下的将领们各个发出见解。

    “这些达尔族人莫非真是脑子里进水了吗?居然想要进行攻城了。”

    “天方夜谭,凭着他们十万兵力如何破得了城啊?何况咱们有这么多防城器械,在楚王英明领导之下想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对方全面击溃!”

    “呵呵,这一场战役想必能打得十分轻松,收复达尔族也终将是自然而然之事。”

    众将领各个都显得信心满满,说来也是当然的,毕竟明军一方占据的优势特别明显,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必定是明军获得胜利。

    奈何古语有云,骄兵必败,看见众将领们各个得意洋洋的模样,朱桢忍不住训斥道:“咱们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胜利,城外十万达尔族士兵正在围攻我们,你们到底开心什么!”

    众将领一愣,显然不明白为什么朱桢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

    一位大鼻子将军发问:“楚王殿下,咱们可是抢了达尔族的城池啊,就算被围攻了,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散沙,不成大器。”

    “无知,实在是无知啊!”

    朱桢看得出来这些将领还没有把事情想明白,当下也不隐瞒,直接戳穿事情的本质。

    如果达尔族进行攻城必然损失惨重,但如果对方进行围城呢?围而不打,那又是什么样的局面呢?

    之前明军众将领也讨论过“围而不打”的可能性,但大家都认为达尔族不会这么做,原因也简单,说到粮食储备达尔族一方远远不如明军这边。

    明军除了自己携带的粮食外,还有达尔城原来的储粮,起码可以撑上半月以上。

    反观达尔一德这边,召集了这么多军士意图攻城,但携带粮食连七天都撑不到。所以相比较于明军,达尔城是更着急攻城而不愿意采取围城。

    只不过明军将领们却疏漏了一件事,达尔城南边有一条大河,河谷周围是平原。如果达尔族人采取“围而不打”,就地补充粮食了?若是这样达尔族也有与明军对峙之力。

    当然了,若仅仅是粮食问题还不足以令得朱桢这么担心,毕竟达尔族一方有十万人员,这么多的人员数量可不好养活的。朱桢最担心的还是达尔族会不会联系西南边其他蛮夷人。

    明朝国土位于中原之地,多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

    西南之地有许多蛮夷部族,达尔族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如果达尔一德是一个有能耐之人,或许会联系着其他蛮夷族来共同攻打朱桢。

    之前达尔族不也尝试过一次吗?联系着枫华部族的人来打武昌城,或许对方会故技重施。若是那样明军一方将会陷入险境。

    毕竟朱桢这次除了调动武昌城的兵力外,还特别向湖广省总指挥室调动省内所有兵力。

第374章 天衣无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