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采矿的难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这下子就难办了……”朱桢坐在枫木地板上,眉头紧皱,一脸苦思。
周德兴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其实还有一法子,是金孟德尔提议的。”
“金孟德尔?说来听听,他都提出什么样的办法呢?”
“强征矿工。”
听得周德兴那么一说,可令得朱桢惊骇,要知道强征矿工是违背民意,触怒民怨。
在封建时代中,每每战争时期就会有国家进行“征兵制”,不管百姓意愿,只要国家用得上你,你就需要上战场。
在元末明初年间就屡屡有这种事情发生,像是朱桢的父皇朱元璋,在建国之时每打下一城就会征召壮丁扩充军士队伍,否则想要收复中原之地?几乎不可能。
如今明朝虽然建立起来,但明朝周边还有不少敌国,在边境之地常常会进行各种名目的征兵。既然连征兵都可以,那么征召矿工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了。
像是周德兴对于征召矿工一事推崇之极,使用此法效率极高,还能削减官府开支,提升民众收入,可谓是一石三鸟之计。
而且根据周德兴的述说,“征召矿工”一事虽然是强行的,但应该给的待遇还是会给到足,尤其是伤亡补贴。百姓们不是惧怕会触怒山神招致杀生之祸吗?那很简单,谁家要是死了男丁,那么就终身免去赋税,并进行一次性的伤亡补贴。
“王爷,这就是金孟德尔提出来的办法了,我认为是可行……就是不知道王爷意下如何。”周德兴小心翼翼地问着。
想来周德兴应该能洞察到朱桢的心意,就算金孟德尔提出来的办法听上去多么靠谱,但朱桢并不愿意实行。
原因也简单,“征召矿工”是违背民意,不顾及民众的想法,朱桢好不容易才在武昌城里树立起形象,受民心拥护,城民爱戴,如果此时他不顾其他进行征兵,他在百姓中的形象肯定一落千丈了。
“金孟德尔提出来的办法确实是好的,但少了许多人情味啊……我不想采纳。”
“王爷……”周德兴摇头叹息道,“确实如此,金孟德尔这个外族人所施行之法只顾得利益,忽略了其他人的想法,但不得不说他提出的办法是对咱们最有利的。”
周德兴同时还想朱桢说了一件事,在三天前朱桢委派了任务,要求周德兴、金孟德尔、赵权三人共同领军前去讨伐在北边潜伏的山贼。
要讨伐武昌城北部高山的山贼并不简单,山贼数量众多,且他们多盘踞在严峻山脉,熟悉山路,即便想以重兵围剿他们也常常会被他们逃掉。
正当周德兴、赵权两人苦思冥想之时,正是金孟德尔想出奇策才成功讨伐山贼的。
金孟德尔想出了什么谋略?他找了一群士兵假扮路途商贾,吸引山贼们进行抢掠,待得山贼们抢掠成功回去山寨之时,金孟德尔派人跟踪前去,这一跟踪才成功把山贼的大本营找出来。
其后在夜半之时,派了重兵沿着山路小道发起奇袭,以放火烧山的手段,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山贼们全部烧杀。
第341章 采矿的难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