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先斩后奏,截胡徐妙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1章 奇思妙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在皇族中,议论大统帝位是忌讳,若是朝臣们胆敢私自非议,轻则仗打,重则掉脑袋。

    何况皇太子朱标贤名在外,文武双全,更是马皇后的嫡出长子,于名于理都应是由其继承大位的。

    如今坊间传闻都说未来朱桢将会继承皇位,按理说朱元璋听后肯定会勃然大怒。

    出乎意料的是,待得御史大夫说后,朱元璋居然坐在龙椅上为之一怔,表情怅然迷茫。

    这令得御史大夫很是惊愕,他侍奉朱元璋已久,从未见过陛下这样的神色。

    “陛下……”

    朱元璋回过神来,作出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挥手道:“退下吧,你所汇报之事我都已经明白了。”

    看起来朱元璋似乎并不愿意多加讨论朱桢是否会继承大位之事,而这也令得在场的御史大夫及几位权臣惶恐失色。

    朱元璋不作表态是不是默认皇位地更改了?实际上近年中已有许多朝臣私下议论,探讨着朱元璋有没有可能会更改太子人选。

    只不过那时大家都认为更改太子人选的可能性很低,毕竟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可是花了许多心血,除了命令三公权臣专职辅导朱标外,更是授命握有实权的将军们与朱标多多交流亲近。

    从中能看出朱元璋在朱标身上花了多少心血,既然如此,就更没有理由变更太子了。

    但现在朱元璋模棱两可的态度令得殿下臣子们心思翻滚,暗暗想着,或许在将来皇太子之位真的会变更,朱桢真有可能会坐上太子之位,甚至成为皇帝君临天下!

    同一时间,下午太阳高挂,明媚晴朗。

    武昌城,知府府衙的后院,一间正殿,朱桢与一众官吏皆汇聚于此。

    坐在梨木正位上,朱桢双眼看了一眼在座官吏,便是发声道:“诸位不辞辛苦前来,本王甚为欣慰,今日召集各位是想知道各郡县发展状况。”

    朱桢就藩,成为武昌城之主,但要知道“武昌”一地领土辽阔,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城池。

    按照现代地图,武昌归属于湖北,作为藩王朱桢掌管的是以武昌城为中心横跨千里领地,差不多是半个省的领土。

    在场的官吏除了赵权外,还有各个郡县的知府大人,就连三司也到场。

    三司,是明朝行政区域划分的最高等级,相当于后世“省长”的单位职能,只不过朱元璋为了分散权力,避免官员过度集权,因此把司法、民政、兵权三项分割开来。

    在朱桢的左右两侧,赫然是三司长官。

    西南宣承布政使司,金大丰,一位高高胖胖、皮肤白皙的官员,穿着紫灰官袍,头戴乌纱帽。

    西南提刑按察使司,宁正直,方脸大眼,身材匀称的中年男子。

    西南都指挥使,刘大武,一米九身高,体态壮实,虎背熊腰,穿着豹纹铠甲,头戴铁钢盔。

    朱桢在召集众官吏前,还特别与三司进行了一次会谈,要求他们三人给武昌城多多支持,以支援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发展。

第311章 奇思妙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