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打肿脸充胖子的港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小区规模挺大呀,是哪个海外华侨投资的?”
近几年,香江跑到内地来投资的商人特别多。
这些人里面有些是真有钱,有些是装有钱。
但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在内地赚到了钱。
港商在这年头也算是一块金字招牌了。
当然,这些人里面总有一些良莠不齐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一上百,形形色色。
内地的第一例艾滋病就是港商传染进来的。
他们的花言巧语对没有受到过如此洗礼的内地老百姓来说,抵抗能力就比较弱。
甚至在最南边某些渔村都已经形成产业链了。
这次就是有几个港商,仗着自己的身份,受到一些地区小领导的热情招待。
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够投资,他们能够带来一些外汇和技术,提供一些工作岗位。
今天就是来参观这个新小区的建设。
其中一个人看到这个小区的规模,也不由得赞叹。
本身在设计方面就比较时尚。
而且还有很多高层的公寓。
如今的香江也是在追求高层公寓的这个年代。
别墅热还没有开始。
就连那些非常有钱的都喜欢买个高层的大平层。
享受那种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王先生,这您可就猜错了,这个小区可不是什么华侨投资建设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四九城本地人,投资的。”
西城区的一个小领导,笑着介绍。
刘光福对于他们来说,那绝对算得上是骄傲。
因为光他一个个人,这一年多来陆陆续续的赚取到了10个亿的美刀的外汇。
而这些钱他大部分都用在了本地,基本上很少买国外进口的东西,除了一些技术上实在是不达标的,需要进口。
而且如此庞大的一个小区项目,旁边还有各种配套设施,比如说学校和医院。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是可以带动很大一个产业链的。
那就是运输和建材。
钢筋,水泥,土方,砂石。
这都救活了好多国营大厂。
而且为了运输。
就连路都重新修建过了。
给广大老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更别说在工地上干活的那些技术工人以及出卖体力的小工。
刘光福给的工资是工厂员工的三倍左右。
只要有一个人在这里上班,他至少可以养活一个七口之家。
整个工地上几万人,那就是几万个家庭,甚至10万个家庭。
直接养活20多万人口。
更别说产业链上带动的那些产业工人。
&n
第149章 打肿脸充胖子的港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