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航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歼-9下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咱们的歼9项目呢?”秦风问到。

    歼9项目?听到了秦风的话,在场的人脸色都很怪异,最终,还是宋老开口了:“咱们的歼9项目,已经全面收缩了,上级的正式决定还没有下来,不过下马是肯定的了,秦风,你给咱们所里捐款,大家都很感激,不过,你这钱,咱们所里可不能要,又知道你不会收的,所以,就给你的老家邮回去了。”

    后面的什么钱,秦风没有听清楚,因为前面的话,已经让秦风的脑子里嗡嗡的了。

    歼9项目,下马了?

    怎么会?歼9项目,是咱们未来的希望啊!

    “为什么?宋老,咱们的歼9项目,为什么会下马?”秦风望着宋老,满是疑问。

    是啊,为何会下马?连宋老都忍不住地在问,歼9,就仿佛是自己的孩子一般,自己真的想要将这款飞机一步步地变为现实啊,只可惜,太多的无奈啊。

    宋老的眼前,顿时就出现了一幕幕,这十几年来,他几乎都是为了歼9这个项目而奋斗的。

    1964年,歼9设计初期,它是和歼8平行立项的,歼8是一种保守的方案,而歼9则是一种大胆的方案。

    这种飞机被要求设计为一种升限20000M,最大马赫数2.2,基本航程2000KM,重量为10吨的中轻型制空战斗机,性能相当于美国的鬼怪Ⅱ。

    当时,宋老还是在601所的,他带领的气动团队,提出了歼9的气动布局方案,包括:前缘后掠50°的后掠翼、前缘后掠57°的三角翼、前缘后掠55°的后掠翼及双三角翼方案。

    1966年国防军事部门又提出歼9最大马赫数2.4,升限20000~21000M,航程3000KM,作战半径600KM,最长留空时间3小时,最大爬升率180~200M\/S的新要求。

    601所在对4种方案进行风洞试验后,选中双三角翼方案,并将前缘后掠角改为55°。这样该机除采用两侧进气外,机体总体设计均与歼7、歼8相同。这主要是从掌握成熟技术提高成功把握性考虑的。但该方案在经过风洞实验后发现机动性能不够理想,于是被重新提出的无尾三角翼方案即乙号计划取代,前一种方案则被定为甲号计划。

    采用两侧进气无尾三角翼的乙型方案,显示出极为优异的机动性,但同时也带来升降副翼的刚度和操纵功率及操纵困难等诸多问题。

    拖延了几年,航空工业部决定恢复歼9的研制工作,并提出两侧进气的正常布局三角翼方案。

    本来方案都已经确定下来了,结果,空军提出双25太小,应为双26,即升限两万六,M2.6的要求,这个时候,歼9项目随着宋老,来到了611所,决定采用鸭式设计,腹部或两侧进气方案。然而该升限指标太高,发动机难以满足要求,歼9乙Ⅱ的研制工作在一年后搁浅。

    1975年,歼9的研制工作再次恢复。

    断断续续到了现在,终于走到了尽头,因为国家转变战略,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军费开支不断减小,歼9项目,终于走到了尽头。

    歼9项目,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是反复的,艰难的。

    611所,本来就是为了研制歼9而成立的,但是现在,歼9这个项目却没有了,让人唏嘘啊。

第一百二十章 歼-9下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