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马山扶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意外来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送走田东后,李言和王和又闲聊了两句工作的事情后,李言又出了门,顺着田间小道漫无目的的闲逛。

    政府分配给李言的工作并不算多,很多还跟村委的工作重合,所以他基本上每天都没什么事情做,就到处闲逛。

    村头的柿子树上面的柿子落了一地,李言过去摘了一点,坐树下吃。

    这时候,远远的一辆黑色轿车朝着村里开了过来。二马村一年半载也难见一辆轿车,李言看的稀奇,也不知道是来干什么的。

    轿车开到李言面前便停了下来,司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国字脸板寸头,目光锐利,看样子应该当过兵。

    他摇下窗户,对着李言问道:

    “小兄弟,这里是不是二马村?”

    “嗯,这就是!”

    李言看他们样子也不像是来找人的,但是除了找人以外,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理由让外人来二马村这个穷乡僻壤。

    听完李言的话,司机扭头对着车后座上的人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话,随后车门被打开。从车上下来了一名老者,一名二十一二岁的女孩和一名和司机差不多大的中年人。

    女孩一下车就表现的很惊喜,陶醉的深吸一口气,望着群山和不远处的瓦房民舍,叽叽喳喳的和老者说话。

    女孩面容精致,身穿嫩绿长裙,加上这幅情景,竟让李言觉得有些娇俏可爱,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说话。

    老者身穿一件灰色中山装,面容不怒而威,一看就知道以前必定身居高位。这时候老者正一脸慈祥的和女孩说话,看来两人是父女关系。而下来的另外一个中年人,手提着公文包,站的略比老者靠后一点,应该是助手之类。

    这一行人恐怕非富即贵,只是不知道来这里干什么。李言心里暗想,但是并不准备过去搭腔。

    女孩和老者说了一会儿后,突然一脸希翼的对着李言身后的柿子树指指点点。老者含笑着点点头,拉着女孩走到李言面前,开口说:

    “小兄弟,小女嘴馋,这树上的柿子能否让我们摘一些?”

    老者声音浑厚,但语气温雅,丝毫没有某些上位者盛气凌人的感觉。开口一瞬间,就让李言有了些好感。

    “这柿子在乡下属贫贱之物,老先生但采无妨!”

    李言不敢失礼,起身含笑对老者说道。

    李言一张嘴,老者眼中讶色一闪,开口继续说:

    “听小兄弟普通话颇为标准,难道不是本村人?”

    “老先生慧眼如炬,小子籍贯确不在此地,而是驻派二马村的扶贫书记!”

    李言如实回答道,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只是老者看着气度不凡,心中揣摩着老者的身份。

    老者脸上露出恍然之色,听到李言说是驻村书记,脸上又有了兴趣,旁边正在吃柿子的女孩眸子一亮,也好奇的看向李言。

    “大丈夫为国为民,小兄弟能有如此觉悟,实属不易呐!”

    老者似是感叹的夸了一句,接着说:

    “小兄弟一会儿可否做个向导,带我们到村里转转?”

    这句话说完,李言心里几乎已经确定老者应该是某位大人物下乡视察。也不说破,李言点点头说:

    “老先生心系群众疾苦,小子当然乐意。”

    说完后,司机把车停在路边,一行五人走走停停,进了村子。

    在路上李言知道老者名字叫余谦,女孩名字叫余涵,住在汝南市里面。

    老者看样子也是贫苦出身,对于村里面的事物了解甚多,而女孩对两人的对话则是一脸茫然,显然对这些事物丝毫没有接触。

    老者问的很细,从耕地到饮水还有教育、出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问及。还好李言来二马村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深入了解村里面的民生,这才勉强能够回答老者的问题。

    当老者看到一名老妪端着一碗面条坐在院子里撒些盐就开始吃的时候,不由的久久驻足观望。

    这名老妪年七十五岁,老伴早已经因病去世。膝下原有一子一女,其子在几年前在外打工的时候因为和别人闹矛盾,失手杀了人,现在还在监狱里面呆着。而女儿远嫁在五百里外,生活并不算好,所以落下老妪孤自一人,在这里艰难度日。

    听完李言的复述,余谦沉默了许久,叹然道:

    “小康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呐!”

    李言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接口道:

    “好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乡里面的养老院正在扩建,等明年五月份,就可以多收纳二十位老无所养的老人!到时候,她就会好过一点了!”

    “二十位,小兄弟知道白羊镇达到养老院入院标准的大概有多少人吗?”

    余谦沉声问道。

    李言沉默了一会儿,低声开口说:

    “大概……要在一百位以上!”

    “那就是说,真正安置的,还不足五分之一?”

    “是的!”

    队伍沉默了下来,半响之后,余谦又深深看了一眼老人,率先走向下一户人家,李言等人也无声的跟在身后。

    其实不光敬老院床位不够,包括低保、五保等补贴政策,因为符合条件的人太多,又加上补贴资金不足,导致很多村子不能通过按条件补贴,而是从条件最差的开始,依次往上排,排到哪里名额没了,就到哪里结束。

    走了没几步,余涵忽然扭头朝着老妪跑去,到老妪身前,蹲下身子塞老妪手里面两百块钱,这才眼睛红红的跑了回来。

    “拿着吧,买些菜吃!”

    李言大声对着有些失措的老妪说完后,继续领着余谦往下走。

    这时候已经到了饭点,好在李言提前托人通知了王和多做一些饭。一边和余谦讲着村里的情况,一边往王和家走去。

    王和做了那么长时间的村支书,办事的本事自然不会太差。

    等众人到王和家的时候,王和媳妇已经把饭做好。熬的玉米粥,炒了一份白菜一份鸡蛋,加上馒头,在二马村这个饭菜已经不错了。

    余谦吃的津津有味,而余涵显然有些吃不惯,不过为了礼貌还表现出一副努力在吃的样子,看的李言有些好笑。

    吃完饭后,天色已经渐晚,对李言的留下来住一晚明天再走的提议余谦犹豫了一下便欣然答应。

    因为王和家只有三间屋子,王和媳妇和余涵一间,王和和李言挤一间,余谦住一间。还剩下一个司机和余谦的秘书,李言安排到田东家住。

  &

第八章,意外来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