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崇祯,我有一个985大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逃命的李自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李自成有条不紊,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

    尽管现在大败,但李自成未尝不能接受。

    这个国勋,是李自成的手下大将,高一功。

    此人能力不在刘宗敏等人之下,而且是李自成的妻弟(高桂英之弟)。

    收拢溃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非亲信不可为之。

    如果不是亲信,在这种紧要关头,很容易丢下那些溃兵,直接逃命,也很容易在极大的压力之下反水。

    所以李自成必须将高一功留在这里。

    李自成的种种安排,众人没有任何疑虑。

    仅仅也就是一刻钟的时间,李自成就将所有的一切全部安排妥当。

    夜色深沉,几百匹快马冲出了昌平城,一路往西。

    这个时候,密集的马蹄声从东边传了过来。

    送走李自成的高一功,刚刚回到昌平城内,就听到了从东边传过来的马蹄声。

    东边来的,马蹄声,还如此密集,压根都不用想,就知道来者到底是谁。

    高一功不敢耽搁时间,他急忙让人将城墙关闭,甚至还将李自成的闯王大旗,高高的竖立在城头,营造一幅李自成尚未离开的架势。

    不久之后,黄得功率领三千精骑来到了昌平城下。

    他看着城头上那飘扬起来的闯字大旗,尽管是在晚上,但有着皎皎的月光照明,黄得功能看到个大概。

    看到这里,黄得功不由得疑虑万分。

    他皱着眉头,看着城头上的闯字大旗,一脸纠结。

    黄得功是久经战阵之人,他打过胜仗,当然也打过败仗。

    他深刻的清楚,如果打了败仗,领军之将以及败军之兵,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般来说,如果打了败仗,举手无措之下,定然不可能在昌平城停留,而且还城门紧闭,大有一副据城而守的样子。

    这违背常理,如果打了败仗,及时逃命才是最重要的,十几万大军都已经崩溃了,守住一个小小的昌平城又有什么用?

    难道他就不害怕大军围攻?让他的昌平城成为一座孤岛?

    黄得功看向身旁的士兵,道:“尽管闯字大旗就在城头,但未必李自成就在里面。传我军令,让梁东?N部留下,固守昌平,等陛下大军而来,剩余的人,跟我接着往西追!”

    梁东?N是黄得功手下的一个百户,此地留一百人足以。

    骑兵不善攻城,坚守在此地,等候崇祯的大军而来,谨防贼兵趁机逃跑。

    黄得功并不害怕城内的贼兵出城野战,要是他们真的这样做,那他们在攻城的时候,绝对不可能如此溃败。

    黄得功的想法,显然是正确的,往西追出去不久,黄得功就俘获了掉队的贼兵。

    突击审问之下,黄得功得到了李自成的准确行踪。

    李自成最大的本事是什么?蛊惑人心?攻城?武艺?都不是,他最大的本事就是逃命,从起兵之时开始,一直到如今,李自成不知道逃过多少次。

    逃命对于李自成来说,可以用轻车熟路来形容,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如何逃命才能够更安全更安稳的逃出去。

第78章 逃命的李自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