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征辟忠臣良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娃虽然杀了不少贼兵,可为人还是比较谦逊的,普通农民出身的他,不管做什么事,都懂得自省。
当黄得功提出了他的意见之后,田三娃立刻就开始自省,开始思考自己的这个办法,到底有没有用。
这些人商量了大半天,最后终于制定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静观其变,不管城外贼兵如何变化,都按兵不动。
城外贼兵尚有十万余,目前还不是出城野战的时机。
战兵只有两万,剩余的只是壮丁,要是以命相搏,未尝不可有转机。但别忘了,辽东那边还有建奴,国内还有那些东林土地主,此时优势在我,稳住就行,不浪稳赢。
崇祯走下了城头,在夜色中的京城散步。
这是自守城战以来,崇祯每天晚上必须要做的事。
夜晚散步,会发散自己的思维,会舒缓紧张的神经。
夜渐渐的深了,夜露粘在了崇祯的衣服上。
天上的明月将月光撒在地上,朱由检开始沉思。
此战,大明肯定会胜利。胜利之后,该如何做,这才是最重要的。
城中的奸臣贪官尚未清理完毕,战事结束之后,必须要继续清理这些奸臣贪官。
但问题是,京城的运转,光是靠着一个朱由检可不行。虽说朱由检招募了大量的童生,但这些人压根没涉及过政事,让他们写写算算还行,可要是让他们直接当官处理政事,那可是白瞎了。
所以,朱由检打算征辟历史上的那些忠臣良将,让他们来京城办事。
“我记得,京城中有个叫张国维的,此人以前是兵部尚书,这个时候,估计还在牢房中关着。
得赶紧把他放出来,这人可是个忠臣,办事能力也很强!”朱由检忽然想到了这人。
张国维,天启二年的进士。高中进士之后,授番禺知县。他在任期间,兴学校,课农桑,被当地之民称赞。
崇祯七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主持兴建繁昌、太湖二城。
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了吴江、江阴、苏州等县桥、塘堰、漕渠。
因为种种功劳,后来升至兵部尚书。
和明末那些夸夸空谈的东林党不一样,张国维是一个实干家,讲究实学兴国。
只可惜,这样的人,却没有好报。
去年年初,建奴入寇京城,当时的崇祯灵魂尚未改变,那个时候的崇祯让张国维想办法抵挡建奴。
张国维任命赵光?\抵挡,同时统领八总兵之师。
可那时明军已经糜烂不堪,望风而逃。那个时候的崇祯惶恐之下,加上有人进了谗言,于是将张国维下了大狱。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来看,张国维将会在一个月前被毫无办法的崇祯放出去,然后被崇祯派到南方招募兵马,筹措粮饷。可当他出城十日之后,贼兵破城。
而张国维,在甲申国变之后,拥鲁王朱以海监国,后来兵败,不降,骂贼就义,以身殉国。
可以说,此人是一个绝对的忠臣和有本事的人。
只是,崇祯的灵魂被改变,因为种种原因,加上当时距离灭国不剩多少时日,朱由检全都在操心守城的事,忙碌之下,一时半会没想起来。
第70章 征辟忠臣良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