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崇祯,我有一个985大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王承恩的担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日再做最后一次摸底,这帮狗崽子们,已经不耐烦了。”

    崇祯摇摇头,接着往前走去。

    因为穿着便服,所以除了跟在崇祯身边的王承恩以及那些侍卫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崇祯的身份。

    谁能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帝,会和普通人一样穿着便服出城呢?

    来到外城之后,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淡淡的米香味。

    不错,这米香味的来源,就是崇祯分发的那些大米。

    太阳在南半边天上画了一个弧,又落入了地平线。

    崇祯回到了宫中。

    根据今天的情况来看,这些城外的饥民们恢复的不错了,可以进行征兵了。

    坐在暖阁中,崇祯就征兵之事进行最后的准备。

    首先,要让城外的饥民们知道自己征兵的事情,先进行几天的预热。

    要是什么准备工作都不做,征兵就会显得突兀。

    预热的时间不能太长,三天左右就行了。

    崇祯坐在书桌前,静静的书写着这些东西。

    王承恩站在崇祯的旁边。

    崇祯的脚下放着一个装着炭火的铜盆,为暖阁带来一些温暖。

    原本在暖阁的下面,是有“火道”的,每逢冬季,都会有专人在火道中生火。

    只是最近这几年,朝政不振,财政枯竭,崇祯下令停止了燃烧火道,改为铜盆取暖。

    “皇爷,要是贸然征兵的话,会不会引起那些勋贵们的不满?当年武宗皇帝,调集大同等地兵马入卫京城,之后不久,便落水......”王承恩说着说着,语气忽然低沉下来,声音也逐渐微弱,最后消失的一干二净。

    王承恩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往年的时候,这些勋贵以及文臣们最忌讳皇帝掌权。

    当年魏忠贤狂傲异常,杀东林党人如同砍瓜切菜一样,可就是不敢碰一下军权。

    当时的英国公,压根就不给魏忠贤的面子,魏忠贤什么办法都没有。

    不止魏忠贤,当年正德皇帝手下的那个刘瑾也是一样。

    刘瑾号称“立皇帝”,满朝文物谁人不敢给他面子?

    怎么说呢,刘瑾刚开始进宫的时候,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

    可那个时候,他的身份低微,要是不采取非常规手段,估计早就死了。

    不过,刘瑾这个人很复杂。

    他是阉宦不假,可在手握大权的时候,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正德三年初,刑部侍郎张鸢去江西公干,回京之后,“孝敬”刘瑾两万两白银。

    结果,刘瑾不仅没有收受贿赂,甚至还将此人治罪,同时清查江西,整治审判江西贪官污吏三十一人。

    正德三年中旬,刘瑾清查各地公库以及常平仓,并且设立“罚米法”,以充实国库。

    《明武宗实录》记载,仅仅当年一个月,就有一百五十三人被罚,为朝廷贡献粮食数万石。

    在此之后,刘瑾就像是疯了一样,竟然将目光放在了军屯,以及各地卫所之上。

    正德四年春,刘瑾奏请正德皇帝,清查各地军屯以及卫所逃亡之事。

    结果,引得内阁全体反对,天下武将震动,请求诛杀刘瑾。

&n

第13章 王承恩的担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