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崇祯,我有一个985大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崇祯的计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百姓们被崇祯的这些话感动的热泪盈眶。

    不过,想要真的将这些百姓的民心收服,光靠说几句话,是远远不够的。

    崇祯站在车辕上,高高的挥舞着手臂,朝着这些百姓大呼:“朕决定在正阳门外,分发粮食物资,从今天开始,一直持续到物资发放完毕为止,不管是内城还是外城的百姓,只要是缺衣少粮之人,都可前来领取,这是朕的意志,任何人都不得违背!”

    崇祯这番话再次让周围的百姓陷入了欢腾,他们没有想到,崇祯竟然真的这样做。

    如今,漕粮几近断绝,城中的粮价每天都在变化,几乎可以用飞涨来形容。

    已经超出了百姓的承担范围,城中的百姓,大部分都要面临断粮的风险。

    很多家庭,都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个冬天。

    眼看着马上就是新年了,城中的那些粮商们借着这个美好佳节,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

    内城的这些百姓,基本上都是家境比较殷实的老京城人,可也架不住这样的粮价。

    吃不饱饭,也是正常。

    现在陛下竟然在这个时候免费发放粮食,这可解了百姓们的燃眉之急。

    “现在,想要粮食的,就跟着朕一起走。不过,朕要告诉你们,到时候,不准乱,不准抢夺,必须要有秩序,谁要是敢闹事,就别怪朕了!”

    崇祯丢下一句话,转身回到了马车当中。

    马车外面,又响起了了欢呼声。

    队伍接着往前,王承恩也重新骑上了御马。

    周围的百姓们,纷纷跟在崇祯队伍的身后或者旁边,静静的朝着城外走。

    这个消息被周围的百姓们扩散,等崇祯走出京城的时候,周围已经围满了京城中的百姓。

    正阳门外是正阳门大街,这条道路以前宽阔无比,就算是七八辆马车并行,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阻碍。

    可是,如今的正阳门大街上,到处都是饥民们搭建的窝棚。

    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这些粮食发放下去,崇祯昨天,就让王承恩带着人,在正阳门前面,清理出一片用于发放物资的地方。

    今天,崇祯就带着这些物资,来到了这处地方。

    身后是威武雄壮的正阳门,崇祯带来的那些平板大车,依次排列在这处空地上。

    王承恩昨天在外城,给外城的这些饥民们说了,今天崇祯会发放粮食的事,虽然这些饥民不是很相信堂堂皇帝会亲自给他们这些连畜生都不如的饥民们发放粮食,但心中还带着一丝希望,来到了这里。

    那些原本将窝棚搭建在这里的饥民,也被王承恩妥善安置在了别处。

    今天天还没有亮,外城的饥民们就起了一个大早,在这里等待。

    等了好久,依旧没有等到,就在他们心灰意冷时,正阳门内忽然骚动起来。

    没过多久,就有一些人从里面跑出。

    里面的消息也飞快的传遍了外城,他们这些饥民们在听到陛下被那些奸臣拦住时,一个个的义愤填膺,就要过去帮忙,可还没等他们动身,崇祯就率领着队伍走出了正阳门。

    君权神授的古代,当崇祯的马车以及仪仗出来时,这些饥民们下意识就往后面躲,正阳门前面一下子空出老大一片地方。

    这样也好,至少地方大点,到时候也不用担心拥挤的问题。

    在崇祯的命令之下,平板大车整齐的停放在正阳门广场前。

    崇祯带出来的那些人手,纷纷将这些粮食搬运到地上。

    没多久,这些粮食就像是小山一样,全都堆积在广场上。

    内城的百姓和外城的饥民,全都围在粮食的周围,眼睛里满是火热。

    王承恩也非常懂事的,让厂卫人手,驻扎在这些粮食的周围,以防不测。

    崇祯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走上了粮食堆。

    站在高处的崇祯,手中拿着一个从大学中弄来的扩音器。

    “喂喂喂!”

    试了试音,崇祯轻咳一声,开始说了起来:“朕知道你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粮食吃了,朕没有忘记你们,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粮食,从现在起,每个人排好队,准备领粮食,记住,必须排好队,不准混乱,谁要是拥挤,推搡,抢夺,那就取消资格,听明白了吗?”

    崇祯的声音在扩音器的扩散下,朝着远处传播,硕大的正阳门广场,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听到崇祯的声音。

    周围的百姓们暗暗称奇,不愧是真龙天子,这么远的地方,声音都如此清晰可见,果然是皇帝。

    给这些百姓们讲那些大道理没什么用,就算讲,估计也不会听什么。

    这些百姓们今天来是领粮食的,不是听什么大道理的。

    崇祯也不想讲那些大道理,说明了前因后果,就开始分发粮食。
第6章 崇祯的计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