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进军密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是京城了。京城这地方可不是什么旅游景点,不是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能走的。
皇太极就想用自己的铁骑来证明,自己在这个地方就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还就真不能把我怎么样。
有时候,人太狂了不好。上一次这么做的时候,就被袁崇焕狠狠的打脸了,三万多的八旗部队对阵袁崇焕的九千多人的关宁铁骑,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全线溃败。
当然,我们在这里是不讨论崇祯皇帝是不是自毁长城这个学术性的问题,但就是至少在皇太极用优势兵力打袁崇焕的时候,并没有在袁崇焕那里占到便宜。
现在袁崇焕已经死去很久了,就连关宁铁骑的最后一支部队也被皇太极给消灭掉了。这就是皇太极有恃无恐的理由,他会觉得山海关凭借着城池为依托才能够挡住他的进攻是在不上是什么真本事。要真正的在平原地带的开阔地上打仗的话,大清的骏马弯刀是天下无敌的。
既然有这么个错位的认识,那么凌云觉得有必要让他长长记性,无论是有多么强的战斗力,也无论是有怎么样的配备武器,更不要说人员有多么的彪悍。只要是侵略者,终究不会有好下场。
腊月十四日,也就是接到兵部命令之后的第二天清晨,凌云点齐了骑兵五千人,步军一万人,拔营起寨,向着密云进发。
山海关到密云的路程大概三百七十公里,也就是七百里地。为了保持部队不至于分散,凌云严格禁止骑兵冒进,但是对于步兵的行军速度,也进行了整体的规范。
不快点肯定是不行的,不然的话很可能你还没有赶到战场的时候战斗就已经结束了。那么你去了只能够充当手收尸队了。现在并不单纯的是密云守军能不能撑住的问题。是如果密云被拿下了,接下来京城就直接暴露在清军的眼前了。
密云到京城的距离,只有区区八十公里,骑兵一个突袭半天差不多就到了,到那时候,京城如果还没能够组织起来有效的防御,任由皇太极攻入进城的话,一切就都无可挽回了。
虽然南京那边也算是都城,拥有六部、都察院等全套的政府班子机构,基本上属于今天皇帝到,明天就上班的节奏。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大明变成南明。
在平时的训练中,也有行军速度的这一项,就是为了不时之需。行军分为常行军和急行军的区别,常行军每天的速度在四十到六十公里,而急行军基本上就要保证每天不低于一百公里的行军速度。
凌云给他部队选择的是急行军,至少要保持每天超过一百公里行军速度,要在三天之后到达密云。然后和密云的守军形成里外夹攻之势。
张二牛带着辎重部队可以稍微的走的慢一些,这一次只带充足的武器,却不需要带太多的粮草。这样做有三个原因,一来是凌云一贯喜欢抢别人的粮草,就怕别人也照葫芦画瓢。二来是为了减轻行军的负担。
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凌云想表达一个观点给辽东军的将士们,这个观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这是一场相当残酷的战斗,我们很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希望活下来。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带太多的粮食。
这个解释确实很虐心,但是也确实很现实。什么人是不需要吃粮食的呢。答案只有死人。
但是凌云给了他的士兵们另外的一个解释,我们这里粮食不够,但是皇太极那里有。怎么样能够吃饭,很简单,干掉这群侵略者,就能吃饭。
这个很朴素也很现实,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打倭寇的时候和他的兵也是这么说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进军密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