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全看你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
杨嗣昌给皇帝的第二份关于屯田的报告,是关于具体数据的,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杨嗣昌却给皇上打了包票。那就是从崇祯四年开始,山海关从此不需要户部供给一颗粮食。甚至如辽东到时候有富裕的话,甚至可以反过来接济户部。
辽东军区就算是再牛,毕竟只是一个军区。而户部是国家的财政部,是整个大明王朝的财政中枢,如果财政部轮到一个军区来接济了,那么基本上就说明中央政权已经不如地方有实力了。
这根本就不是表功,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杨嗣昌这个不聪明的举动直接就引起来崇祯的恐慌了。他对杨嗣昌确实有足够的信任,但是也同样担心尾大不掉的问题。
杨大人这封比较蠢的奏折并没有和凌云事先商量,不然的话凌云无论如何也是会劝阻的,所谓月满则亏这样的道理,只要站在圈外,才能够真正的想明白的。
现在忽然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凌云和杨嗣昌正在中军大帐里讨论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杨嗣昌很郁闷,他也不知道,自己本身无非是想拍个马屁的,结果马屁没拍着全都拍在了马脚上。
环海沉浮几十年,到了内阁成员的位置上,还是没能够参透这一点,是很无奈的。
然而现在肯定不是后悔的时候,现在皇帝已经有疑心了,问题是下面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消弭调皇帝的疑心,不然的话会祸不旋踵。
太平总为将军故,不许将军享太平。这是这个社会自然的规律,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杨嗣昌承认这个规律并且认可这个规律,凌云同样是认可这个规律的。
这就是无知和无畏的区别,在知道并且能够看清楚帝王之道的时候,还是愿意甘心为大明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就是他们。他们是无畏的人,他们也是有着大胸怀和大志向的人。
杨嗣昌和凌云的心中,装着的不只是官位和权力的问题,在山河动荡的岁月里,这些都是浮云。或许杨嗣昌作为一个学而优则仕,进士出身的人,会有些在意这些东西。而凌云则纯属是打酱油的,他来到大明本身就是个误会,是个偶然,对于明朝的官位自然是说不到贪恋的。
他本来就对这事好纠结,从感情上来说,他是站在明军这一方的,这是因为明军是保卫者,而清军是侵略者。就是平常玩穿越火线,他也是只会选择保卫者这个角色,虽然他只会玩运输船一种地形。
清军的字典里,除了抢东西,杀人,似乎也没有别的爱好,皇太极还算是文明一点,而努尔哈赤简直就是一个奴隶制社会的奴隶主。奴隶主的眼睛里,没有人的区别。人就是和牲口一样的私有财产。
在这样的思维影响下,所谓的一切规则都是沦丧的。他们自然配不上中华的五千年文明,配不上孔孟之道,也配不上黄河与长江。他们除了杀戮就是抢夺,在他们的眼里,马刀就是信仰。
正因为如此,凌云才能够毫无顾忌的去和清军玩命。因为他知道,他为之拼命的不仅是大明的政权,还是大明的百姓,无辜的百姓。
凌云的纠结之处更多在于,如果真的能够团灭清军的话,那会不会有改变历史之嫌。别说真的改变历史会带来什么后果,就算是文化部和广电总局估计也不答应网文写成这个样子。
不过现在这样的情况,也真是不能够较真,无非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然的话又能够怎么样呢。
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还是怎么解除朝廷对辽东的信任危机。朝廷和边军的互相信任程度,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
杨嗣昌和凌云必须解决这一问题,不然的话,他们接下来做什么事情都是白给,不仅仅做的是无用功,还可能因为他们的功勋成为他们的催命符。
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这样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是无解的,但凌云这样的人,在他那里没有解不开的问题。
杨阁老已经脑子混乱到一团浆糊了,他现在已经是彻底的懵逼状态了,他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导致到这样的郁闷程度,他现在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凌云的身上了。
盼着这位小老弟能够起飞智,想起来一个合适的方法,化解眼前的困境。
第二百零六章 全看你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