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特战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一些隐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都哗变了,我还是发不出军饷,你能说我作秀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再怎么着,没有米也是做不了饭的。毕尚书也是很为难的,有的边镇就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事没事的就是爱和毕尚书打擂台。

    今天多要两千两,每天再抠五千石,就是这么凑合着过。但是却从未想过自己其实也是可以能考虑像辽东一样去种粮食的。

    自己有粮食,有棉衣,这腰杆子就硬朗。不过这样也可能有一种后遗症的问题。所谓的当兵吃粮,那吃的上朝廷的粮饷,肯定不是要当兵的自己去筹集粮饷为国家打仗,不然的话,大明王朝等于是白捡了一个便宜了。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那么多白白捡便宜的好事。这里面肯定是有别的道道的。朝廷现在要用人打仗,没有钱也没有粮,那就要给别的。给什么呢,给政策。

    所谓的给政策,基本上也就是分为以下的几种,包括给官做。也包括给爵位赏赐,以及对于藩镇大员们权限的放宽。

    这很能够说明问题的一点就体现在了崇祯皇帝的行动上,因为在崇祯三年的七月,山海关监军曹化淳被正式调回了京城,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是一个很牛的职务,在太监的二十四衙门里,司礼监是排行老大的部门,而司礼监的最高首领一人,是司礼监张寅太监。接下来的位子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了,基本上人数也不多,两三个人的样子。

    这职位到底的要做什么的,咱们这里先不细说,后面还有说的到的地方,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职务很牛就可以了。

    那这就催生了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隐患。那就是边帅的权力太大,能够造成军队私有化的问题。给朝廷造成一个极大的威胁,最终尾大不掉。

    从唐朝开始就有这样的问题,唐玄宗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然后朝廷的各位将领平乱。最后安史之乱得到平定,你以为平定了就算是结束了吗。当然没有的,肯定是没有的。

    因为无论是平乱的将领,还是安史之乱中后期归顺唐朝的安史旧部,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部队和自己的地盘。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军阀。朝廷无法控制他们,则只好加封他们为郡王或者节度使。用来安抚他们。

    这样越来越乱,导致最后的失控。这也是相当没办法的事情。藩镇是自筹粮饷自己募兵的,翅膀硬了以后,中央政府就没有办法对他们发号施令了。

    凌云现在的状况其实也不太好,因为他分明能够感受到这种隐忧。朝廷尽量的向山海关来表示信任,其实从侧面体现的反而是不信任。

    因为这支部队一旦对朝廷无欲无求了,到底还能不能完全的效忠于朝廷,这些都尚未可知。

    崇祯自然愿意相信自己的将领和边军,但是他担负着这万里河山的重担,则必须考虑的多一些。

第二百零五章 一些隐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