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特战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太适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官场上有这么一套是是非非,他就可以不予理会。别人如果都绕着走的话,他就必须趟平了走。

    然而凌云其实是幸运的的,在山海关经历了两任的领导,无论是刘鸿还是杨嗣昌,最终都是接纳了他的这种不好的脾气。而且最终一个成为了他的准老丈人,还有另外一个把他当成了哥们,这是在边疆的特殊环境下结成的特殊情义。在暖风吹得游人醉的南京,是不会如此的。

    所以幸亏被调到南京的是他而不是凌云,看来一切都是定数和安排。不过一直以来,作为凌云的上司也好,还是作为凌云的下级也罢。两个人之间从未因为官位的大小而有任何的不快,合作的相当好,几乎用亲密无间来形容的话是毫不过分的。

    凌云也习惯了自己身边有这么个能够遇到事情了能够和自己一起上,无论是自己闯了什么样的祸都愿意和自己一起扛着,但是如果有了什么功劳的话却一点都不会争抢的大哥哥。一时间,这个人离开了,给凌云造成了很多的不适应。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凌云显得有些郁郁寡欢,有事情做的时还能够提起精神来做事情。没事做的时候经常会自己找个地方待着,也不怎么说话。

    估计是对于自己的老婆也没有这么的上心,这估计就是那个时代的兄弟和战友情分。此一去山长水远,不是一句后会有期就有什么宽慰的。

    本来凌云当了两年的公务员,虽然说不吃不贪的,但也吃的有点小微胖。来到山海关之后,经过了各种的历练和摔打,已经成了一个小黑瘦子了。现在赵峥这一走,他一下子就更不怎么愿意吃东西了。本来训练强度就大,这伙食又跟不上,就显得越发的瘦了。

    几个手下的千户看着心里有点心疼,但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规劝才好。毕竟都是军营里的人,毕竟也都是带兵打仗的人,见惯了生离死别,也见惯了一切的不适应。他们此刻十分能够理解凌云的心情,只是希望凌云自己能够缓过来,他现在已经不只是凌云,而是一支部队的主心骨,一个军区的希望。

    如果他因为一些小事情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的话,那么受到损失的肯定不是他自己,也肯定不单纯就是白龙特战队,而是整个的山海关。

    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杨嗣昌阁老现在已经和凌云相处的十分融洽了,只要凌云提出什么意见或者想法的话,几乎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批准。

    甚至有人都认为,杨阁老现在几乎已经把关内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凌云,自己只想画诺而已。做一个垂衣拱手的督师。这其实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不懂军事而准备瞎指挥的话,损失的是部队,损失的更是自己。

    这样放权给下面,无论是谁做出了什么功绩的话,说起来的话也都是杨阁老的领导有方,这事说起来,实在是半点都不吃亏。甚至是大智慧。

    当年曹参就和汉惠帝说过这样的话,陛下垂拱,参等守职,天下则大治也。这大概道理还是相同的。

    反正现在就是这样,一把手杨嗣昌把权力几乎是下放给了二把手凌云,就是想让二把手凌云用他那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用他那奇思妙想喜羊羊一样的脑子,去把辽东镇建设成大明九边中最强边镇,也成为清军永远的噩梦。

    让清军在山海关关前望而却步,不敢有对山海关发起进攻的心思,这就是杨嗣昌的想法,当然了,至于彻底的消灭清军或者消灭大清政权。杨嗣昌倒是一直都没有这样的想过,毕竟说来这也是已经建立的政权,已经有百万以上的人口和超过十几万的作战部队。

    有多大的锅灶就下多大量的大米饭,杨嗣昌心里还是十分有底的,他没有那样的想法。他只是想做一个合格的边帅,不想开疆扩土。因为他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不过对于凌云来是,这些是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督师大人愿意信任并且交付了兵权和日常行政的权力。

    崇祯三年正月伊始一直到崇祯三年的秋天,凌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辜负杨嗣昌的期望。从和清军对峙中特战队的卓越英勇,再到屯田的一切详细规划和日常繁剧,直到收获后的粮食入库,都是凌云一手抓。

    杨嗣昌很放心,因此无论是凌云的下属还是上司,都不希望凌云为此而消沉。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太适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